<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紅干椒高產栽培技術培訓
              發布日期:2010/4/15 11:53:20
              查看次數:
              【字體:

               

              農牧業產業鄉土科

              技帶頭人培訓教材

               

               

              紅干椒高產栽培技術

                

              通遼市技術市場促進中心

              通遼市科技成果推廣中心

                

              編委會

              總編:金淑琴

              副總編:劉興民、朱國立、陳永勝

              編委:劉興民、朱國立、陳永勝、王思珍、好畢斯嘎拉吐、賈衛星、魯克、劉德臣、馬志軍。

               

               

              編輯部

              主編:劉興民

              副主編:朱國立

              撰搞:朱國立、王思珍、好畢斯嘎拉吐、賈衛星、魯克、劉德臣、馬志軍。

               

              責任編輯:朱國立、賈衛

                

              農牧業產業鄉土科技帶頭人培訓教材

               

              一、     高淀粉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二、     紅干椒高產栽培技術

              三、     蓖麻高產栽培技術

              四、     肉鵝健康飼養技術

              五、     肉羊健康飼養技術

              六、     肉牛健康飼養技術

                             

                   

                 

              科學種、養、加是農牧業產業發展的基礎,有效的高產栽培技術、健康飼養技術是農牧業產業快速發展的有力保障。通遼市技術市場促進中心承擔了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農牧業產業鄉土科技帶頭人培訓》。為了搞好培訓,打造出一批能帶領千村萬戶農牧民致富的鄉土科技帶頭人。項目承擔單位組織了一批即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經驗的知名專家、教授和種植、養殖能手撰寫了這套玉米、紅干椒、蓖麻高產栽培技術;肉牛、肉羊、肉鵝的健康飼養技術培訓教材。該教材為項目的實施提供了保障。該教材在總結了我地區多年生產經驗的基礎上,吸收了當前國內外種植業、養殖業所推廣的一些新技術、新方法。使納入培訓的鄉土科技帶頭人,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和接觸到當前這六大產業所推廣的最新種、養技術。該教材內容豐富,實用性、可操作性強,語言準確精練,且通俗易懂,是編撰者多年在深入基層為農牧民服務中堅持理論研究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技術總結和集成。

              我們衷心期待這套系列培訓教材能在通遼市農牧業產業生產中發揮作用,成為農牧業產業發展的助推劑,農牧民發家致富的好幫手。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通遼市科學技術局、通遼市農牧業局、內蒙古民族大學、通遼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通遼市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通遼市宏博種業科技有限公司、開魯縣津魯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所及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和具有多年種植、養殖經驗的專業戶的幫助和支持,在此一并感謝。

               

              編委會

              20088

               

               

                  

               

              一、     紅干椒的特征、特性---------------------------------------------------2

              二、高產栽培技術--------------------------------------------------------------3

              三、病蟲害防治-----------------------------------------------------------------7

              四、促成與收獲-----------------------------------------------------------------8

                

               

              紅干椒高產栽培技術

               

              紅干椒作為干制品,市場需求很大,特別是它主要銷往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各國,部分銷往我國港、澳地區和歐美。紅干椒作為高效經濟作物,已成為全市農牧業十大支柱產業之一。尤其是開魯縣年種植面積30萬畝左右, 已成為全縣的主導產業。目前全市栽培的主要紅干椒品種有道德紅、益都紅、桃南椒、天鷹椒、京辣2號等。

              一、紅干椒的特征、特性

              (一)特征

              紅干椒根系不發達,根量少,入土淺,莖基部不易生不定根。為獲豐產,必須重視根系的培育與保護。

              益都椒、桃南椒、天鷹椒、京辣2號等品種分枝能力強,株冠較大適宜稀植,一般每畝保苗4500株,土壤肥力一般的地塊畝保苗5000株。辣椒基部主莖各節葉腋均可抽生側枝,但開花結果較晚,應及時摘除,減少養分的消耗,增加單果重。

              (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1)發芽時的適宜溫度25,溫度高于30,低于15,不容易發芽。

              (2)幼苗出土后,最適溫度15--22,莖葉生長期適宜溫度20--27

              (3)開花授粉期,適宜溫度20--27,低于15植株生長緩慢,難以授粉,容易引起落花落果,高于35,花粉變態不孕,不能授粉而落花。

              2、光照

              日照過強易引起日燒病,可在紅干椒地內少量間作玉米,對紅干椒適當遮陽,可獲高產。

              3、水份

              由于種子種皮厚,吸水慢,所以催芽或播種前浸泡種子。紅干椒既不耐旱,也不耐澇。因此,在花芽分化、開花、座果期對土壤水份的要求,田間持水量為50-60%最好,座果率最高。

              4、土壤

              要求中性土壤,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

              二、高產栽培技術

              紅干椒栽培以育苗移栽地膜覆蓋栽培才能獲得高產、優質,高效。

              地膜覆蓋的優點:提高地溫,一般提高3-6℃,植株生長快,在高溫干旱季節來到之前,植株已經封垅,陽光不能直射地面,可降溫0.5-1.0℃,保護根系,防止早衰,延長生長期,提高產量。尤其是益都椒、京辣2號等因生長期長,必須育苗移栽,增加成品果數量。通過地膜覆蓋解決無霜期短,少雨干旱,風大災害多,產量低的難題。地膜覆蓋比露地增產幅度約在30—50%。

              (一)       育苗

              1、大棚的準備

              320扣棚,大棚跨度6,高1.4,根據移栽面積確定大棚長度。一般要求苗間距(4-6cm)×(4-6cm),畝用苗床11-12平方米。

              2、種子的準備

              (1)曬種

              大棚育苗移栽紅干椒畝用種子0.2kg即可,在播種前7-10天,選晴天連曬4-5天,中午翻曬5-6小時,作用是:殺滅椒種表皮細菌,減少病害,促進種子后熟,打破休眠,提高發芽勢。

              (2)浸種催芽

              播前3-4天,將曬好的種子放在55--60℃溫水中,來回攪拌至水溫降至25℃時停止,浸泡18—20小時,撈出后用20℃溫水淘洗兩遍,霍放,上蓋濕布,置28--30℃條件下催芽,隔3—4小時翻動一次,使內外溫度均勻,并且每天用20℃左右的溫水淘洗一次,約48小時左右,種皮軟化,開始出芽在露芽率70%左右時播種。

              3、苗床準備

              (1)苗床選擇

              選擇土質肥沃,土層厚,背風向陽,高燥的庭院或園田。

              (2)平整畦面

              在大棚內做寬1米,畦梗20cm寬的育苗畦,平整畦面,待用。

              (3)營養土的配制

              三份沒有種過茄科作物的大田熟土,一份腐熟馬糞 ,過篩混拌均勻,并拌少量粉碎的磷酸二銨或復合肥,每立方米1斤。

              4、紙筒準備:

              在苗床上放好紙筒,裝入營養土,用50%的多菌靈粉劑500倍液噴霧進行土壤消毒,然后澆透底水備用。

              5、播種:

              在準備好的每個紙筒中間,用木棍或手指搗1—1.5cm的穴,每穴2粒催好芽的種子,覆土或沙,踏實用板刮平。

              6、苗床管理

              播種后10—15天出齊苗,要加強苗床管理。

              (1)溫度管理

              保持苗床溫度為白天25℃,夜間15--18℃。

              (2)水份管理

              正常情況下不澆水,若干旱時要適時澆抗旱水,澆水時要用噴壺噴水,禁忌大水漫灌。若椒苗長勢弱,要適時澆水促苗。

              (3)苗期追肥

              根據苗勢要適時適量噴施葉面肥。用0.2%尿素或0.2%磷酸二氫鉀根外追肥。

              (4)定苗

              當苗長到2片真葉時,要進行定苗,每個紙筒內留一株健壯的椒苗。

              (5)通風煉苗

              通過放風控制棚內溫、濕度。一般經驗,苗小時小通風,陰天時早晚少通風。開始通風口要小些,時間要短些,在背風側開口通風。根據氣溫及苗情及時對幼苗進行鍛煉,最后可白天打開,夜間蓋上,定植前5—7天,夜間可不加覆蓋,進行低溫煉苗。

              地下害蟲用2000倍的菊脂類藥液灌殺或用90%敵百蟲藥液拌成毒餌誘殺。病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的藥液防治。

              (二)定植

              1、定植前準備

              (1)選地、整地

              選擇土質肥沃,土層深厚,背風向陽,排灌良好的地塊,將地整平,做成4米畦田。

              (2)開溝施足底肥

              按下底寬80cm,上底寬50cm,高20cm規格做高平畦,一般4m做三個高平畦。做畦時在準備做畦的中間開溝施入基肥,基肥要使用益都椒專用肥20kg/畝。在做畦前散施優質農肥5000/畝。

              起畦鋪膜:鋪膜時要求土壤細碎,疏松,無坷垃,覆膜時嚴格做到膜面無皺縮,不松馳。覆膜前要先打除草劑。

              2、定植

              待椒苗長到8—10片真葉時定植,定植時間在520日左右。定植前根據膜下土壤墑情來決定是否澆水,如需澆水應在定植前2—4天前完成,帶土移栽。小行距40cm,株距25cm,單株定植,畝栽4500株,定植后澆定植水,待水滲下后封埯正苗。

              (三)田間管理

              1、澆水施肥

              緩苗后,新根有吸水能力時,可再澆一次水,這次水量適當大些,生育中期要保持土壤濕潤,否則植株易遇干旱而早衰?;ㄆ诘絹碇埃肥┮淮位?,以氮肥為主,畝施專用肥10kg,并結合追肥澆一次水,開花停止澆水,蹲苗大約10—15天,等到門椒長到扭扣大小時進行第二次追肥,畝施專用肥10kg,并結合追肥澆一次水。以后根據苗勢適時根外追肥。

              2、中耕除草

              定植后第一次澆水后,在大行間及時中耕松土,防止地表板結和雜草叢生,來提高地溫,保濕保墑,促進根系生長。中耕除草時,應注意兩點:一是紅干椒根毛不發達且距地表淺,因此要防止傷根,傷根易發生小葉病,二是椒枝葉脆嫩不要損傷枝葉,以免造成減產。

              3、整枝

              一是去瘋枝,瘋枝又叫營養枝,不座椒果,跟主枝爭奪養份應及時打掉,另外在門椒長到3cm時要打掉門椒以下的所有枝葉。二是去無效枝蕾,正常座椒成熟后,長出的分枝和花蕾,及時掐去,集中養分供已座椒果,一般每株留果20個左右其余全部打掉。整枝打叉一般在820日前后進行。

              三、病蟲害防治

              (一)根據當地的氣候及發病規律,625日前必須做好首鎰綜合防治工作。

              1、清除田間雜草、搞好田間衛生。

              2、增施化肥,促使植株健壯。

              3、做好藥劑防治    主要防治褐斑病、病毒病、疫病及細菌性葉斑病等。

              防治方法:

              (1)每畝用代森鋅25g+2支農用鏈霉素兌水12.5kg噴霧。

              (2)每畝用百菌通25g兌水12.5kg噴霧。

              (3)每畝用殺菌清25g兌水12.5kg噴霧。

              主要蟲害有:蚜蟲、地老虎、椒青蟲。

              蚜蟲可打農藥有:速滅殺丁3000倍液噴霧。

              地老虎三齡以前幼蟲集中在葉上,用75%的鋅硫磷2000—30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倍液或50%敵敵畏1000倍液噴霧,三齡以上幼蟲用毒餌誘殺。

              椒青蟲可打農藥有:20%的速滅殺丁、35%的敵殺死兌水1000—2000倍液噴灑。

              (二)、7月中旬左右,做第二次綜合防治,除搞好田間衛生還要做好藥劑防治,主要防治炭疽病、瘡痂病等。

              防治方法:

              (1)80%炭疽福美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800倍液。

              (2)72%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三)、以后視病情及時防治。

              四、促成與收獲

              收獲前15-20天,每畝用乙烯利100g兌水50—60kg進行田間噴霧,可促進早熟和果實著色。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