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加快科技條件資源建設 提高自主創新保障能力
              發布日期:2010/6/12 9:23:44
              查看次數:
              【字體:

              ——寫在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際
              發布時間: 2010-06-11  |   作者:李學勇
              http://www.stdaily.com 2010年06月11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李學勇
                 
              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副部長  李學勇

                胡錦濤總書記在前不久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建立健全國家科技決策機制和宏觀協調機制,促進全社會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科技條件資源是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基礎,加強科技條件資源建設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和《2004—2010年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綱要》對科技條件資源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新修訂的《科學技術進步法》對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等都做了明確的法律規定。通過多年持續不懈的努力,我國已經形成包括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研究實驗基地、自然科技資源、科學數據、網絡科技環境、科技文獻等龐大的科技條件資源體系,開放共享機制初步形成,為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文獻是記錄人類科技活動成果的主要載體,科技文獻信息是科技條件資源建設和開放共享的重要內容。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以下簡稱NSTL)建設和發展10年來,已經成為一個跨部門、跨領域、跨地區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科技文獻信息服務系統。認真總結NSTL 10年發展的成功經驗,積極謀劃我國科技條件資源開放共享的戰略導向和發展路徑,對于加快推進自主創新、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NSTL 10年發展成績斐然,探索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條件資源共建共享之路

                20006月,經國務院領導同意,科技部聯合財政部、原國家經貿委、農業部、衛生部和中國科學院等部門,整合理、工、農、醫等圖書文獻機構成立了NSTL1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NSTL積極探索科技文獻資源優化配置、開放共享的新機制和新模式,為科技創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文獻信息支撐。

               ?。ㄒ唬┙ǔ删哂兄袊厣_放共享的科技文獻信息保障體系

                NSTL按照統一采購、規范加工、聯合上網、資源共享的原則,大力加強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和共享,文獻數量大幅增加,結構不斷優化。目前外文文獻訂購已達2.5萬余種,是中心成立前的7倍;建成了國家科技圖書文獻網絡服務系統,累計檢索訪問2.9億人次,2009900萬篇文摘被檢索利用,提供全文113萬篇,服務效率居國際領先水平。加強鏡像站、服務站的建設,拓展科技文獻服務領域,科技文獻資源保障能力不斷加強。

               ?。ǘ┐龠M了全國文獻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開放共享

                NSTL的探索、建設和發展,一方面避免了科技系統文獻資源的重復建設,提高了資源使用效益,實現科技文獻資源優化配置,另一方面,NSTL的成功實踐,也為公共圖書館系統、高等教育圖書館系統提供了共建共享范例,客觀上推動了國家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系統以及地方、行業信息機構根據自身發展需求收藏文獻資源,促進了全國文獻信息資源分工協作體系的形成,優化了全國文獻資源配置。

                (三)為科技創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NSTL充分利用科技文獻信息資源優勢,主動開展服務。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積極落實《國務院關于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精神,實施科技文獻信息應對金融危機專項行動計劃,服務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支撐服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為重大新藥創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專項提供專題推送;為探月工程”“大飛機重大專項建立航空航天文獻服務平臺和空氣動力學文獻服務平臺。在非典、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控,汶川、玉樹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期間,建立起快速應急機制,主動推送專題信息,及時滿足對科技文獻的緊急需求,發揮了NSTL的國家科技文獻戰略保障和支撐作用。

                作為一項創新性實踐,10年的成功實踐表明,成立NSTL的決策是正確的。NSTL 10年的發展也給了我們一些體會和啟示。

                第一,堅持機制體制創新,是科技條件資源共建共享的制度保障。NSTL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理事會是領導決策機構,由跨部門、跨系統的著名科學家、情報信息專家、有關政府部門代表和主要成員單位領導組成??萍疾看?SPAN lang=EN-US>6部委對NSTL進行政策指導和監督管理。這一機制創新為促進不同部門、系統的文獻信息機構之間的聯合與協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二,堅持穩定持續投入,是科技條件資源建設和發展的基礎。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是一項公益性社會事業,增加經費投入,是中央財政加強和調整科技投入結構的重要內容。為支持NSTL的建設和發展,財政部、科技部共同設立了科技文獻信息專項經費,制定了《科技文獻信息專項經費管理暫行辦法》,從制度上,確保NSTL能夠獲得中央財政穩定經費支持。10年來,專項經費持續增加,為促進NSTL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經費保障。

                第三,堅持以用戶為本,是科技條件資源建設和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NSTL堅持聯合、協作、開放、共享的原則,遵循用戶為本、誠信服務的宗旨,采取資源到單位、服務到桌面的模式,提供免費文獻信息檢索、網上全文傳遞服務。在開放獲取和館際互借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服務模式,提供特色化、個性化、協同化的文獻信息服務和知識服務,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

                二、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科技條件資源建設的重大意義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國際金融危機帶來嚴峻挑戰,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興起,學科交叉融合加快,新興技術不斷涌現,全球正步入創新密集和產業變革的時代。黨中央強調把科技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支撐,要求加快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競爭的戰略制高點,謀求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動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成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必須加快推進科技條件資源建設,為加快推進自主創新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一,加快推進科技條件資源建設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迫切要求。科技條件資源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的基礎和保障,也是搶占戰略制高點、提高國家科技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世界各主要國家都把科技條件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持續加強科技條件資源的建設和共享。美國將完全與開放的數據共享政策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日本規定政府投入的試驗設備必須接受企業和社會的試驗委托并向相關單位開放。英國政府推出了E-Science計劃,實現跨越地理界限的全球科技資源共享。目前,我國在科技條件資源建設上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這已成為制約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提升的瓶頸之一。加快推進科技條件資源建設,加大開放共享力度,已經成為國家科技發展的當務之急。

                第二,加快推進科技條件資源建設是提高科學研究水平的重要基礎。任何原始性創新都是厚積薄發的結果,是后人站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攀登高峰的結果??蒲谐晒姆e累、經驗教訓的總結和研究數據的開放,是后來者繼續研究和創新的基礎,也是避免重復研究、提高研究水平的重要措施。加強科技條件資源的開放共享,不僅對當前的科技創新活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而且有利于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積累和科技資源的高效利用。

                第三,加快推進科技條件資源建設是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手段。當前,我國企業的創新基礎和能力都比較弱,需要引導和支持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隨著創新活動日益復雜,創新中的很多工作和活動可以通過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方式來進行,企業沒有必要構建全部的創新保障系統、實現創新過程的所有功能。加強科技條件資源開放共享平臺建設,使更多企業方便、快捷地獲得創新服務,將有助于企業降低研發成本、提高創新效率。

                第四,加快推進科技條件資源建設是培養和凝聚創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載體。通過改善科研條件和環境,促進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能夠為廣大科研工作者特別是青年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創新條件和公平競爭的機會,為青年人才提供了與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一道工作的機會,將會更加有效地吸引、培養、凝聚優秀科技人才。

                第五,加快推進科技條件資源建設是提高管理的科學化水平的重要舉措??萍紬l件資源大多屬于公共物品,集中體現了國家意志和社會公眾的公益需求,其建設和管理工作具有長期性、穩定性、連續性等特點。目前我國科技基礎設施統籌協調不夠,資源共享機制不完善,利用效率不高。推進科技條件資源建設,建立國家公共科技資源全社會共享機制,是政府部門轉變職能、加強科學管理、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任務。

                三、加快推進科技條件資源建設和開放共享,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基礎和保障能力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促進科技資源優化配置、開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劉延東國務委員在給科技文獻共建共享十周年大會的賀信中提出:要進一步整合科技文獻資源,完善開放共享制度,提高信息服務能力。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科技條件資源建設,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落實《規劃綱要》的總體部署,適應科技發展規律和創新活動要求,進一步優化科技條件資源布局,加強開放共享制度建設,促進科技資源高效利用,使科技基礎能力產生倍增效應。

               ?。ㄒ唬┻M一步優化科技條件資源建設的布局

                一是要優化科技條件資源布局,逐步建立適應我國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科技條件體系。加強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野外實驗臺站、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重大科學工程等研究實驗基地建設以及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國家級分析測試中心、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國家實驗動物種子中心等綜合實驗服務基地建設;加強創新方法、科學儀器設備、科技文獻、科學數據、科研試劑、實驗動物等方面的科研基礎條件資源的建設。二是要加快科技條件資源開放共享網絡建設。推進全國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網建設,持續開展科學儀器設備信息動態更新。加強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和各省市文獻信息中心的對接,提升科技文獻信息服務機構服務當地經濟的能力。加強軍民科研條件的共建共享工作,推動一批軍用技術向民口轉移。三是健全科技條件資源建設和開放共享的工作體系。加強各部門之間以及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協調;通過規劃制定、制度建設和經費引導,強化中央對地方科研條件工作的指導與帶動作用;通過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等工作,大力推進地方科研條件與國家科研條件的有機銜接。

               ?。ǘ┻M一步增強科技條件資源的開發應用能力

                一是推進科技條件資源的自主創新工作。緊密圍繞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的重大需求,大力推進科技條件資源自主創新,切實增強科技條件的技術開發和裝備自給能力,謀求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動權。二是提高科技條件資源綜合利用能力。要綜合利用科學儀器設備、科技文獻、科學數據、自然科技資源、網絡科技環境等科技條件資源,加強深度分析和加工能力,增強面向需求的專業化服務能力,最大限度發揮、挖掘我國已有科技條件資源的作用和潛能。三是加強科技條件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全面貫徹落實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遵照《國家中長期人才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結合科技條件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特點,加強研究和布局,建立起適應科技條件事業發展的專業化人才隊伍。

               ?。ㄈ┻M一步完善科技條件資源開放共享的體制機制

                一是加強與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的結合。在創新型企業建設、構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的過程中,充分做好科技文獻、科學儀器設備、科研用試劑和實驗動物等方面的開放共享工作,促進產學研用有機結合。二是重視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逐步轉變傳統的以政府支持為主的運作模式,引入市場機制,鼓勵專業化的企業和中介機構開展科研條件的服務工作,挖掘現有資源的潛能,促進科研條件在更大范圍內為中小企業和基層一線服務。三是健全開放共享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加強科技平臺建設目標和過程管理,加強分類指導,根據各領域不同資源特點和管理格局,分門別類制定運行服務評價指標體系及資源共享激勵機制,建立穩定的平臺運行服務補貼機制。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調動社會資金聯合投入、共建共享。按照誰先共享,誰先受益的原則,多種形式開展運行服務,實現自身良性發展。

               ?。ㄋ模┻M一步營造有利于科技條件資源建設和開放共享的良好環境

                一是認真落實《科技進步法》,強化國家投資形成的科技條件資源的公共物品屬性及其向社會提供服務的義務。認真分析科技條件資源在建設和開放共享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研究相關的政策法規。二是制定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標準,建立科技資源采集、發布、加工、保存和應用服務的標準體系,制訂統一的技術規范、管理制度和安全機制。三是大力發展創新文化,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在科技界積極營造開放共享、團結協作的良好氛圍。

                科技條件資源建設和開放共享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公益性的事業,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支持和參與。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全面貫徹實施《規劃綱要》,努力開創科技條件資源建設和開放共享工作的新局面,為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切實的貢獻。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