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工作交流座談會今天在沈陽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會議并講話。遼寧省委書記王珉、省長陳政高出席會議。科技部副部長杜占元主持會議并宣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的重要批示。
萬鋼在講話中指出,從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堅持以推動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為重點,不斷激發和釋放各類創新要素的活力,在成果轉化、產業培育、資源配置、制度創新等方面進行探索,取得了重要突破,建設成效十分顯著。創新資源不斷向基地集聚,整體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一批發展潛力大、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在基地得到迅速發展壯大。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產業集中度高的產業集群,產業鏈得到不斷完善,市場占有率和產業競爭力穩步提高。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服務能力極大增強,推進了創新資源共享?;胤e極營造有利于人才創新創業的發展環境,吸引和培育出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產業領軍人才。
萬鋼說,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的建設和發展在推動高新技術、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形成了一些很好的做法和經驗。一是把握好產業發展規律。特色產業基地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載體和孵化場所,在探索和實踐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面走在了前列。二是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各地方加強領導,堅持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優先把政策的“先行先試”任務交給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推動特色產業基地成為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重要實驗田。三是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探索科技與經濟有機結合的路徑和方式,構建可持續的發展機制,降低創新成本。四是人才資源綜合配置。加速形成政府、企業、高校院所、科技中介、金融機構聯合推動自主創新的局面。
萬鋼強調,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必須以深化改革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更加突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更加突出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加突出服務于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加突出發揮科技的引領作用,努力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成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示范區域,成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持續動力的重要載體,成為支持參與國際競爭、搶占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制高點的支撐平臺。
萬鋼指出,各地要根據資源稟賦、產業特色、創新能力、人力資源、積極發展具有廣闊市場前景、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有基礎、有條件的領域率先取得突破,重在形成特色。要準確定位,把握規律,先行一步,把政策的著力點聚焦到支持前端的產品研發和后端的推廣應用上來,為創新產品打開市場做好服務工作。要重視創新鏈條上各個環節的建設問題,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和政策配套,開拓市場空間,推動產業迅猛發展。要深入實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要進一步完善各類創新資源整合的機制,大力推進各類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現資源的開放共享。要加強創新要素的轉移和擴散,促進產業鏈的空間延展,帶動周邊區域提升發展水平。要在技術、人才、機制、政策等創新要素的擴散和輻射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努力使產業基地成為推動自主創新、實現科學發展的排頭兵和輻射源。要從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出發,充分認識人才培養和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指導方針,不斷優化人才引進和培育環境。
會上,遼寧省科技廳、江蘇省科技廳、安徽省科技廳、本溪、保定、杭州、成都和青島8個部門和地方的有關負責人就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的有關情況進行了交流發言。科技部為新認定的鞍山國家光電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等17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授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網同時開通。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