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加快推進自主創新著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發布日期:2010/7/7 14:51:11
              查看次數:
              【字體:

              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副部長 李學勇

                  2010年2月3,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根本出路在自主創新。緊緊抓住科技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效支撐,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務。

                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要求,突顯了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是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實現這一根本性的轉變,關鍵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物質資源消耗轉向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的軌道。

                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要求大力加強自主創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但是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還有待提高,人口、資源和環境的瓶頸制約十分突出。目前,我國人均能源資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能耗明顯高于發達國家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資源能源將難以支撐,生態環境將難以為繼。當前我國正處在必須調整結構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階段,迫切需要把自主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使自主創新成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內在動力。

                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要求持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表面上是對經濟增長速度的沖擊,實質上是對經濟發展方式的沖擊。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總攬全局,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并且把科技支撐措施作為一攬子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萍贾未胧τ诙糁平洕禄瑒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發揮了重要作用。實踐證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既是對科技支撐作用的檢驗,也是對自主創新能力的檢驗。廣大企業深刻認識到,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目前,世界主要國家都在積極搶占科技創新的制高點,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也預示著國際競爭格局的新變化。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機遇,就必須在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上有更大的作為,以形成新優勢,贏得主動權。

                建設創新型國家要求加快轉向創新驅動的發展軌道。到2020年,我國要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這是黨和國家立足國情、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決策。建設創新型國家,說到底,就是要實現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根本轉變。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就是要把自主創新貫徹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落實到各個地區、各個行業;把自主創新作為提升綜合國力的關鍵因素,不斷增強國家競爭力和軟實力;把自主創新作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打下堅實基礎

                黨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擺在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突出位置?!秶抑虚L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對未來十幾年我國科技發展進行了前瞻性、戰略性和全局性部署。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科技工作,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我國科技發展進入了重要躍升期??萍紕撔履芰M一步增強,整體科技發展水平處于發展中國家前列,量子通信、干細胞研究和納米技術等領域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高性能計算機、超級雜交稻、轉基因抗蟲棉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萍贾谓洕鐣l展的作用顯著增強,為青藏鐵路、南水北調、高速軌道交通等國家重點工程提供了關鍵技術和裝備。高新技術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率不斷提高,全國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人口健康、資源環境、公共安全、防災減災等領域的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為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性公共事件提供了有效支撐。

                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加快推進,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取得重要突破。地方科技工作空前活躍,區域創新亮點紛呈??萍颊叻审w系不斷完善,出臺了一批激勵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對外科技合作呈現新局面。

                同時,我們也感到,與中央關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相比,自主創新的步伐還需要進一步加快,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經濟增長中的科技含量還不高,產業競爭力還不強,特別是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仍然薄弱。目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還不高,一些重要產業領域的關鍵技術和產品主要還依賴進口。在出口技術和產品中,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比重還不足10%,企業的研發能力還不強。二是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還存在體制機制障礙。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還不夠;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流動的渠道還不暢;產學研結合還有待加強;科技資源優化配置、開放共享的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三是自主創新政策措施的落實還不到位??萍颊吲c經濟政策的協調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激勵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在有些地方還沒有真正得到落實,一些重要政策還沒有用好、用足、用到位。

                三、堅持創新驅動,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有效科技支撐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關鍵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見實效。加快推進自主創新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全面落實科技規劃綱要的各項戰略任務,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更好地發揮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推動經濟社會盡快走上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的軌道。

                1.著力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搶占經濟科技的戰略制高點。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和帶動性的重大關鍵技術;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力的重大戰略產品。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凝練973、863等國家科技計劃的戰略目標,加快實施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大力發展戰略高技術,力爭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原始創新成果。實施一批重大科技產業化工程,加快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2.著力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增強重點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調節的作用,營造激勵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環境,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全面推進國家技術創新工程,使創新型企業加快成長,在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創造自主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等方面邁出新步伐,帶動廣大企業走創新發展之路。創新產學研結合的體制機制和模式,完善產業技術創新鏈,在重點產業領域構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大力推進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和服務。

                3.著力增強區域創新能力,建設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從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總體布局和戰略要求出發,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統籌部署和協同推進,以創新型區域、創新型城市等試點為載體,在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集聚、輻射和帶動作用,構建自主創新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高地。結合區域發展的實際需求,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建設一批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特色產業基地。

                4.著力發展農業科技和民生科技,使科技成果惠及人民群眾。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加快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構建多元化、網絡化的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促進城鄉統籌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人口健康、生態環境、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加強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攻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大對老、少、邊、困地區的科技支持,加強對口支援,加快這些地區依靠科技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5.著力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激勵和支持廣大科技人員創新創業。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人才工作的戰略部署,以培養和凝聚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為重點,實施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依托重大項目、重點學科和重點基地,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建設創新團隊。優化科技人才發展環境,健全和完善有利于科技創新的評價制度,激勵科技人員潛心研究、創新創業。加強科研一線和基層科技力量,制訂促進創新人才向企業集聚的有效措施,推動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員深入基層、服務企業。

                6.著力創新體制機制,營造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以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突破口,以促進科技資源優化配置、開放共享和高效利用為重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完善自主創新的政策法規體系,落實好激勵自主創新的各項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構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體系。全面落實知識產權戰略,促進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和應用。從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出發,深化科技對外開放,加強科技對話交流,擴大國際科技合作,更好地運用國際科技資源,在更高的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

               ?。ù宋脑d于《求是》雜志) 


              本篇文章來源于 科技網|www.stdaily.com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