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第11屆中國·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節開幕式——“‘伊利情’天堂草原大型文藝晚會”將盛大開幕。
主辦方介紹,晚會將以恢宏的氣勢,強大的陣容,史詩般的風格,在彰顯內蒙古民族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前提下,更加突出草原文化的國際性,彰顯呼和浩特的開放性、國際性。國際性、世界性是本屆昭君文化節的最大亮點,也是昭君文化節第8次與伊利集團牽手的重要原因。
作為生長于草原、崛起于草原的內蒙古企業,伊利集團不僅是中國最大的乳品企業之一,同時集奧運會、世博會的榮耀于一身,她在促進內蒙古經濟走出國門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她更肩負著向世界傳播草原文化的使命。
科技創新領先國際
“內蒙古牛奶”大放異彩
日前,在第四屆全球乳業大會上,伊利集團酸奶產品“暢輕”從全球29個國家150家公司的170種參選產品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國際乳品聯合會頒發的、最具含金量的獎項——“2010年IDF功能乳制品創新金獎”。這次獲獎,不僅完成了中國本土乳企在科研創新上對于國際乳業巨頭的首次超越,也使來自中國草原的牛奶第一次站上了世界乳制品的最高領獎臺。
據介紹,當伊利負責人從主辦方手中接過創新金獎的獎牌時,主辦方評委說:“沒想到中國的內地企業現在這么富于創新精神,有機會我一定要到內蒙古看看!”
這一幕情景似曾相識。
眾所周知,2008年,伊利作為唯一一家符合奧運標準、為北京奧運會提供乳制品,第一次讓全世界的人認識了來自內蒙古的中國乳企。時至今日,聯合國副秘書長、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齊姆·施泰對伊利服務奧運會的場景依然記憶猶新:很多人手里握著伊利牛奶,喝完后把空盒子放進垃圾箱。
很多人都如阿齊姆·施泰一樣,通過伊利第一次感受到了內蒙古草原的積淀和創新。
據悉,近年來,伊利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先后推出伊利金典有機奶、營養舒化奶、暢輕酸奶、金領冠嬰幼兒配方奶粉等一系列明星產品。目前,伊利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已占據業務總額的40%,趨近發達國家乳業巨頭的業務結構。我國固體乳制品的首次出口,就是由伊利在2007年的時候完成的。
內蒙古的經濟影響力依托企業實體逐漸從全國擴大至全球。一位政府官員曾信心滿懷地表示:“相信在伊利等具有強烈使命感和雄厚企業實力的內蒙古企業的支持下,內蒙古文化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綠鏈”亮相B4E
“內蒙古潘”向世界介紹家鄉
今年4月,全球兩大環境峰會之一——“商業為環境”2010全球峰會在韓國首爾隆重召開。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作為中國企業界的唯一代表,同全球各界首腦共商世界環境行動計劃,與世界分享伊利的綠色發展理念與實踐。
在會上,潘剛率先提出了“綠色產業鏈”戰略構想:主張行業領袖通過嚴格制定并不斷完善企業的綠色規則,進而引導產業合作伙伴一起,在行業的上、中、下游,構建起一條綠色生態循環鏈,以此探索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與此同時,潘剛還特地向在座的全球各界首腦介紹了內蒙古大草原以及頑強、執著的草原精神。他說:“在我的家鄉,中國最綠色的地方,美麗遼闊的大草原,還曾上演過一曲土爾扈特東歸的悲壯之歌:我們蒙古族的一支部落,為了心中夢想,行程上萬里,戰勝了無處不在的阻截、自然災害,重歸水草豐美之地,陽光充沛之河……”潘剛的介紹讓不少與會者為內蒙古獨特的草原文明所吸引,有企業領袖當場表示,無論如何都要抽時間到中國內蒙古進行參觀、學習。
牽手國際盛事
內蒙古企業傳播草原文化
7月,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開幕剛滿兩個月。作為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標準、為上海世博會提供乳制品的企業,伊利集團成為世博舞臺上標志性的內蒙古符號。
截至目前,“世博牛奶”的總銷量已達數千萬支;伊利母嬰服務中心總接待人數已超過15萬人次。與此同時,由伊利發起創建的“生命陽光館”也在世博園內獲得好評如潮。但無論是路邊高舉著“巧樂茲”的外國小朋友,還是在母嬰中心接受服務的異鄉母親,亦或在“生命陽光館”中享受無障礙設施的殘疾人朋友,當他們接觸到伊利的時候,也自然領略了一股來自草原的清新之風。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