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達茂旗實施“圍封禁牧”戰略實現社會生態效益雙豐收
發布日期:2010/9/7 15:07:37
查看次數:次
今年60多歲的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茂旗牧民大孟克響應政府號召,從牧區轉移出來已經6年多了,由于年齡較大,又沒有在城鎮中生活的經驗,所以他要求禁牧辦將他安置到移民園區中,繼續搞養殖業。目前,大孟克在移民園區里養殖3頭奶牛和幾只羊,再加上他家6500畝草場的補貼,一年能拿到3萬多塊錢。
與年齡大的牧民不一樣,年輕的牧民在禁牧后選擇了更加靠近城鎮的生活。在領草場補貼的同時,還可以在鎮里做點兒小買賣以增加收入。王紅梅是達茂旗2008年全面實施禁牧時,從牧區轉移出來的。目前,她在移民小區以成本價購買的房子已經裝修完畢。
目前,達茂旗仍然在不斷完善移民園區和飼草料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并積極完善牧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達茂旗禁牧工作開展以來已經使6600多名牧民改變了靠天吃飯的生存狀態。同時,也使2300多萬畝草場得到了充分地休養生息。
達茂旗經過近年來實施的“圍封禁牧”戰略,全旗草原從牧草蓋度、密度、高度等方面都有所增長,據測查,2008年底達茂旗草場牧草平均高度較上年增加15厘米左右,個別地區達到40厘米,平均蓋度28%,牧區天然草原產草量較往年增長近2倍。雖然近兩年達茂旗遭受嚴重的旱災和雪災,但由于禁牧措施落實到位,牧民沒有因災出現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