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1日從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了解到,近年來,內蒙古畜牧業經濟呈現出數量和質量并駕齊驅的增長方式,畜種結構得到進一步改良,整體增長方式向集約化邁進。今年以來,全區牧業生產形勢總體平穩,截至目前牲畜存欄1.08億頭只,已經連續6年保持在1億頭只以上,畜牧業生產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據自治區農牧業廳畜牧處處長白音介紹,內蒙古的主要牧業區涉及10個盟市的54個旗縣,其中牧業旗縣33個、半農業半牧業旗縣21個,總面積位居全國五大牧業省區之首,成為國家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基地。主要表現為: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已經支撐起大農業的半壁江山;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進一步加快,形成一大批優勢畜產品生產基地;初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優勢畜種原種場、擴繁場以及商品場相配套的良種繁育體系。此外,優勢畜產品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有力地推動了畜牧業產業化發展。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