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聯合國4月7日電 (記者王心見)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7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世界衛生日”特別活動上表示,食品正給人類健康帶來新威脅,科學技術可以在促進食品安全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駐紐約聯合國總部執行主任庫馬樂森博士和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總部聯絡辦公室主任布倫南-赫洛克女士7日上午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表示,科學技術不但會促進食品的安全生產,還會在食品運輸、存貯、檢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面對全球食品安全風險,人們要充分利用科技發展的新成果和新進展。
世衛組織近日發表的一份通報表示,不安全食品每年導致約200萬人死亡,其中多數是兒童。含有有害細菌、病毒、寄生蟲或化學物質的食品可導致從腹瀉到癌癥等200多種疾病。同時,食品安全的新威脅不斷涌現。食品生產、銷售和消費方面的變化、環境變化、新出現的病原體以及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等問題都給國家食品安全系統帶來挑戰,而且旅行和貿易的增加也提高了污染食品國際傳播的可能性。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在一個全球化世界中,不安全食品還可帶來重大經濟風險。2011年德國的大腸桿菌疫情給農民和工商界造成了13億美元損失,并向22個歐盟成員國支付了2.36億美元緊急援助款。
世衛組織表示,安全食品的全球威脅凸顯在食品供應鏈采取協調一致行動的必要性。而在食品鏈的消費端,公眾也可在促進食品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包括遵循安全的食品衛生做法,學習如何謹慎烹飪可能有危險的特定食品,以及在購買和制備食品時閱讀標簽等。為此,世衛組織還推出了一個簡單易學的“食品安全五大要點”。其具體做法為:一是保持清潔,二是生熟分開,三是確保將食物做熟,四是以安全溫度保存食物,五是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料。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