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給牧場里的每一只羊佩戴耳標,屠宰時根據配備的識別器將記錄的數據和耳標羊的數據連接上,就可以追溯到這只羊來自哪個蘇木、嘎查、牧戶。根據這個進行分割,有羊排、脊骨等,最后進庫?!眱让晒抛灾螀^呼和浩特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奈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白秋英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企業在做大的同時更注重食品安全。
強龍頭,帶活一方經濟
龍頭企業作為農產品加工的“第一車間”,是拉動縣域經濟的排頭兵。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龍頭企業,能夠拉動一個產業,帶活一方經濟。為此,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在“8337”發展思路中提到要把內蒙古建成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對全區龍頭企業提出殷切期望。并加大扶持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力度,重點對蒙牛、伊利、奈倫集團等效益好、潛力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完善農產品倉儲、冷藏、加工鏈條,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前不久,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發布消息,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提升農業競爭力,中央財政日前下撥農業綜合開發資金8.05億元,下撥資金中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項目資金4.6億元,“一縣一特”產業發展項目資金3.45億元。內蒙古也幸運分羹。
據了解,今年以來,內蒙古依托優勢特色產業,借助國家強有力的支撐,圍繞“農業龍頭帶動”戰略,以市場為導向,深入轉變農牧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有效促進了現代農畜業、生態農業健康快速發展。
目前,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獲得的中國馳名商標已經達到45件,其中行政認定34件,占全區行政認定中國馳名商標總件數的73.9%,排在了全國前列。其次,骨干龍頭企業群體在日益壯大。內蒙古國家級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有38家,自治區級重點龍頭企業達到403家,產業化龍頭企業上市公司9家,自治區100家非煤炭類重點企業中,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就有27家,截至2012年底,內蒙古500萬元以上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達到1849家、流通企業517家。
夯基礎,促進農民增收
“我們的發展理念是‘實現專業細分,打造閉合產業鏈’,我們要扶持一部分農民和個人,成立專業的馬鈴薯合作社,建設成規模、配套齊全的原料生產基地。企業與馬鈴薯合作社簽訂訂單,所有種植作物照單全收。我們就是要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并為其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卑浊镉⒄f。
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向集約化經營轉變,而農民組織化程度對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在市場競爭中,農戶為了保證收益,解決生產經營資金,同時規避自然與市場風險,需要合作社。同樣,企業為了節約交易成本,實現與農戶、市場更好對接也需要這么一個中介組織。為此,內蒙古自治區積極引導各類龍頭企業、農村市場大戶及販運戶,積極組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
截至2013年6月底,全區實有農民專業合作社28884戶,比上年同期增長50.42%。
共帶動,產業格局多元并舉
內蒙古是農牧業大區,農牧業資源比較富集。馬鈴薯、玉米、奶牛、肉牛、肉羊等優質特色農畜產品不僅品質優良,而且具有規模優勢,已列入國家優勢農畜產品區域布局。目前,全區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不斷加快,產業化全面推進階段,國家支持內蒙古發展政策實施,為內蒙古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政策條件。這些資源優勢、區位和市場優勢,以及政策優勢等推動,使內蒙古農業發展形成了優勢產業、傳統產業、特色新興產業多元并舉發展的產業格局。
未來,內蒙古將立足資源稟賦和現有產業基礎,以龍頭企業為核心,以工業開發區和園區為載體,向把內蒙古建成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的戰略目標強勢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