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創業,白手起家當老板,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了。為了支持非公經濟發展,今年6月份,內蒙古自治區出臺70條措施,在全區范圍內試行注冊資本“零首付”等一系列優惠措施,進一步放寬了市場主體準入門檻,讓懷揣創業夢想的人輕松實現老板夢。
【背景】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
對于創業者,尤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資金是一道不小的門檻。而現在,“零門檻”創辦公司已經成為現實。據了解,10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降低創業成本,激發社會投資活力。會議制定的改革具體內容包括: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推進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降低開辦公司成本等。
在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削減資質認定項目,由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把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逐步改為認繳登記制。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度轉變為認繳登記制度,工商部門只登記公司認繳的注冊資本總額,無需登記實收資本,申請人申請設立登記時,無需再向工商部門提交驗資報告。
在今年6月份,自治區出臺了《內蒙古自治區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若干規定(試行)》,首次提出并試行注冊資本“零首付”等70條優惠措施。采訪中,內蒙古工商局個體私營經濟監管處處長康毅說,考慮到未來發展趨勢,自治區6月份出臺的70條鼓勵支持非公經濟發展措施在制定時就有超前考慮,因此,與10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以及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內容相比,自治區出臺的70條措施有許多相似之處。
【講述】大學生“零首付”辦公司
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上了創業的道路?!敖o別人打工不如自己當老板?!闭菓汛е@樣的理念,許多大學生畢業后不是忙于找工作、考公務員,而是要將自己的夢想付諸于實踐。今年6月26日,自治區政府出臺了“零首付”的政策,給想要創業的大學生打開了創業大門。26歲的于洋就是其中的一名受益者。
2011年,于洋從吉林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后回到家鄉呼和浩特,在一家培訓學校做起了創業講師。1年多的講師經歷,讓于洋對大學生創業方面的多項優惠政策有所了解,在給別人講課的同時,于洋心中的創業夢也漸漸萌芽。
今年10月份,于洋了解到宏盛工業園區內蒙古大學生創業園,在支持大學生創業方面有很好的優惠政策,便到此詢問。“這里不僅給創業的大學生提供3年的免費辦公間,一樓大廳內還有稅務和工商等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為創業者講解注冊公司需要哪些手續,能享受哪些政策?!庇谘笳f道。就是在這里,他第一次接觸到了注冊資本“零首付”的政策。在他看來,注冊資本“零首付”,就是給一些想要創業而苦于無資金的大學生提供了機會,也提高了創業的成功率,“我注冊的公司是以‘內蒙古’開頭的,注冊資金需要達到200萬元,按現在的政策,1年內注冊資本到位20%就可以,這樣一來,我就有1年的時間賺錢以使注冊資本到位,不僅如此,初期的一些資金還能用于公司投入等方面。”
12月10日,記者跟隨于洋來到宏盛工業園區內的內蒙古大學生創業園,于洋的辦公間70平方米,既寬敞又明亮。據于洋介紹,他要將這里變成公司做后期工作和視頻制作的辦公間。于洋說,自己趕上了創業的好時候,免費辦公間、注冊資本“零首付”、雇用畢業生見習補貼……都給他的公司節約了不少成本,還帶動了大學生就業。
【示例】新城區首位“零首付”老板
內蒙古立通汽車維修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負責人關那欽是新城區首位享受到注冊資金“零首付”的企業法人。注冊公司以前,關那欽的汽車維修廠屬于個體經營,由于資質不夠,在業務范圍拓展和與其他企業、單位合作方面,有著很大的限制。然而,如果要注冊公司則需要一定的資金,這難倒了關那欽。
據他介紹,他要注冊的公司需要注冊資金300萬元,當時手頭資金比較緊張,修理廠回錢需要等到半年后。“為了使自己的修理廠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到新城區工商分局咨詢注冊公司的手續,在大廳內,我看到‘零首付’的政策宣傳,這對我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标P那欽說。最終,他如愿辦理了注冊資金“零首付”。如今,他的公司月營業額達到了十幾萬元,他表示,“零首付”為他提供了緩沖空間,同時也解決了資金周轉問題,為企業的良好發展鋪平了道路。
記者了解到,目前,內蒙古試行注冊資本“零首付”,除高危行業、重污染行業和食品藥品行業以及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典當公司、融資租賃公司、房地產開發企業外,允許資金不足而其他前置許可要件齊全的內資企業先登記注冊,1年內注冊資本到位20%,其余部分3年內分期到位,其中投資公司注冊資本可在5年內分期到位。申請辦理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注冊登記的,一律不受出資金額限制。
【亮點】“零成本”注冊
“您好,請問注冊登記公司需要多少錢的費用?”“您好,按照目前的優惠政策,注冊不需要任何成本?!?2月10日,在新城區工商分局注冊登記大廳,記者聽到一位申請人與工作人員的對話。
采訪中,設立在大廳醒目位置的一塊公告欄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上面寫道:為了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促進經濟增長,根據有關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免征企業注冊登記費和個體工商戶注冊費兩個項目。據該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以前,按照《公司法》規定,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設立登記費按注冊資本總額的0.8‰繳納,注冊資本超過1000萬元的,超過部分按0.4‰繳納。相關的優惠政策出臺后,無論是企業還是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時無需任何費用。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內蒙古自治區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若干規定(試行)》中明確提到,實行“零成本”注冊,對注冊登記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辦理變更登記的,免收登記類、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
此外,實行注冊資本“零首付”后,登記機關不再登記公司實收資本,對企業而言,就會省了驗資這部分成本。以3萬元最低注冊資本為例,注冊資本“零首付”和“零成本”注冊實施前,需一次性出資30730元,而上述政策實施后,共免繳730元的驗資費、登記費。
【新規】申請執照登記住所不受限了
2012年7月,市民徐嘉保和幾個朋友開始籌備物業公司。剛起步時,資金不充足,沒法租用寫字樓內的工作間辦公,只能在住宅內辦公。在申請營業執照時,徐嘉保遇到了大難題。他說:“租房住,哪兒能提供出來住所房屋產權證?可是沒有這個證書,就無法申請營業執照,沒有營業執照,就無法與其他企業簽協議合作,業務量受到了極大的限制?!?/P>
時間拖了近一年后,徐嘉保等到了好消息,2013年6月26日,自治區出臺了《內蒙古自治區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若干規定(試行)》,其中第6條和第7條分別規定:申請人不能提交住所(經營場所)房屋產權證書的,可提交負責管理的物業單位或轄區管委會(居委會)為其出具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的使用證明,也可用購房合同、租賃協議等其他能夠證明其具有合法使用權的有效證明文件代替;從事電子商務等不需較大經營場所的現代服務業的市場主體,本著不擾民、無污染的原則,在現行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可將住宅作為經營場所進行登記。
今年10月份,得知這一政策后,徐嘉保立刻找到了居委會開出了住所使用證明,并開出了在住宅內辦公不擾民的證明,到玉泉區工商分局成功的申請了營業執照,至此呼和浩特市團友物業管理公司正式成立。
【效率】執照一天就可以辦理下來
“您好,這是我申請營業執照的資料。”12月11日10時許,記者在玉泉區工商分局的大廳內見到了正在申請營業執照的??∥?。牛俊文告訴記者:“我早晨才遞交了材料,只用了1個小時,營業執照就打印出來了,這么快的效率,太方便了。”
采訪中,不少申辦營業執照的企業申請人表示,現在辦理營業執照的速度大幅度提高。呼和浩特市團友物業管理公司的徐嘉保表示,自己連咨詢帶辦理營業執照,只用了3天時間。他說:“第一天,工商分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應該提交哪些材料,第二天我們按時提交了材料并辦理了相關手續,第三天營業執照就發下來了,辦事效率非常高?!痹S多受訪者稱,注冊公司需要非常多的手續,工作人員在辦理營業執照時的高效率,也為公司的快速開辦提供了便利。
據玉泉區工商分局企業登記注冊股股長云珍介紹,現在申辦營業執照最多3天,最少1天就能辦理下來,效率非常高。除此之外,在執照上變更地址和經營范圍等一些簡單的變更方面,從之前的一審一核簡化為一審,也提高了辦事效率。
【效果】小老板數量越來越多
那么,在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刺激下,內蒙古的市場主體發展狀況如何呢?12月11日,記者在內蒙古工商局通過查閱資料得知,去年第三季度,全區新增私營企業為5319戶,新增個體工商戶45882戶;而在今年第三季度,全區新增私營企業7507戶,新增個體工商戶63727戶;同比分別增加41.14%和38.89%。通過數據不難看出,《內蒙古自治區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若干規定(試行)》對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培育自治區經濟新的增長點等方面作用明顯。
采訪中,內蒙古工商局個體私營經濟監管處處長康毅說:“對于那些手里有項目,但沒多少錢,又需要一個公司作為對外合作載體的創業者來說,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實施相當于打開了大門,從而使每個創業者都有了合法的身份在市場經濟中搏斗?!笨狄惚硎?,國家提出的改革內容,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將是發展方向,市場準入“門檻”降低后,各類公司會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此情況下,建立起一套與此相適應的完善的市場監管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從而在資本運作過程中嚴格監管,防止“皮包公司”的出現。
【觀點】市場主體獲得更自由發展空間
在內蒙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于光軍看來,自治區在“8337”發展思路的背景下出臺的《內蒙古自治區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若干規定(試行)》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削減資質認定項目,由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把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逐步改為認繳登記制等政策,都為市場主體獲得更自由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發展領域提供了機會。
于光軍說:“這些政策的推行,使得企業在市場中享受相同的待遇,這有利于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令一些民間投資者和民營企業少遇到‘玻璃門’、‘彈簧門’和‘旋轉門’。另外,推動非公經濟的發展,除了政策方面的支持,政府等相關部門也應為企業構建適合公司發展的土壤等方面多做努力?!贝送?,于光軍表示,市場準入門檻的降低,雖然利于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的發展,促進非公經濟主體的壯大,但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應該有所完善,這樣才能促進非公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張學博 薛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