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全國技術合同網上登記系統”統計,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青島市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量達到36億元,同比增長41%,創歷史新高,技術市場已發展成為科技與經濟結合的紐帶。
技術合同成交額是反映技術市場的核心指標數據,反映一個區域技術貿易、科技成果轉化活躍度、科技成果吸納能力、科技中介機構服務能力重要數據。
2013年以來,針對本市技術市場發展滯后,技術合同交易額和吸納額在同類城市中倒數第三、第四的被動局面,青島市科技局直面差距,將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作為科技體制改革攻堅克難的突破點,把2013年定為“科技成果轉化年”,堅持“放開、搞活、扶持、引導”的原則,全力推進技術市場建設。
一是建體系。針對長期以來全市技術市場不繁榮、中介機構小散弱、技術交易不活躍的突出問題,出臺《青島市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方案》,建立了“政府、行業、科技中介、技術經紀人”四位一體的技術市場服務體系,理清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真正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要素價格和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
二是出政策。出臺全國首個全方位扶持科技中介的政策《青島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專項補助資金實施細則》,提出了“四補”措施,即對科技中介機構、技術經紀人培訓、技術交易量和高校院所成果轉化進行補助。目前首批500萬補助資金已發放到位。
三是搭平臺。在高新區建設具有交易、交流、服務、融資等綜合功能的青島技術交易市場,“一網一廳”(交易網和交易大廳)已于10月28日投入試運行,目前已有20多家中介機構爭相入駐并開展服務,初步形成了“天天有活動、周周有主題、月月有專題”的運行態勢。
四是組隊伍。出臺《技術合同服務點評定和管理辦法》、《技術轉移服務機構評定和管理辦法》和《技術經紀人從業資格管理辦法》,全面開展科技中介機構和技術經紀人培訓、認定和考核。市級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已由去年的8家增加到45家,有資質的技術經紀人由“零”發展到目前的48人。
五是促改革。結合教育實踐活動,青島市科技局簡政放權,推進政事分離,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取消了技術合同認定登記費,全面放開、搞活技術合同服務市場。目前,市級技術合同服務點已由去年的2家增加到6家,明年將實現對各區市的全覆蓋。在取消收費后的九、十兩月,全市技術交易額同比增長67%,企業免交服務費193.6萬元,享受免稅3852萬元;預計明年將為企業節約成本1500萬元,免稅3億元。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在“營改增”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青島市技術合同交易量不降反增,在同類城市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13位躍升至第9位。
下一步,青島市科技局將深入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加快《青島市技術轉移促進條例》立法工作,進一步加大財政對技術交易活動的支持力度,擴大資助范圍,完善政策措施,壯大中介人才隊伍,加快發展和繁榮技術市場,推動全市技術交易額盡快實現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