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庫倫旗圍繞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和通遼四屆七次全委會提出的發展部署,啟動實施“四個突破年”,著力以重點帶動全局、以重點突破帶動全面發展,提速縣域經濟,加快富民強旗進程。 實施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建設突破年,增創發展新優勢。該旗堅持把工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來抓,立足現有產業基礎與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制定出臺“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實施方案、任務分解和招商引資工作考評辦法,由四大班子帶頭扛指標,圍繞打造“遼沈后花園、內蒙古東南窗”的發展定位,積極加強與沿海發達地區、環渤海地區的深度對接協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活動,承接產業轉移,重點引進建材、綠色有機食品、醫藥生物科技等現有產業鏈上延伸項目,為加快融入東北經濟一體化發展積蓄動力。年內全旗將力爭簽約項目60個以上,其中投資超1億元以上項目達到15個、投資超50億元以上項目達到2個,實現新開工工業項目30個、當年竣工項目14個,招商引資總額達到50億元。 實施綠色有機農畜產品深加工及標準化體系建設突破年,創建有機高端農畜產品地方特色權威品牌富民。突出抓蕎麥產業與驢產業。在蕎麥產業上,建設1萬畝標準化核心示范基地,引導推廣區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6萬畝以上;在驢產業上,建設年出欄肉驢5000頭的標準化示范基地1處,引導推廣區年出欄肉驢達到2萬頭以上。并積極與江南大學、環保部有機食品發展中心合作,在已有6種食用菌獲得有機農產品認證的基礎上,繼續推進蕎麥、沙地襯膜水稻、沙地西瓜等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工作,著力打造綠色有機食品基地示范旗,把庫倫建設成遼沈、京津等周邊大城市居民的綠色“菜園子”、放心“米囤子”、安全“肉案子”,讓庫倫的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走向海內外換票子。 實施城鎮建設突破年,以城帶鄉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圍繞“一核兩翼三區”的總體規劃,以創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與自治區級園林鎮為載體,在城關鎮庫倫鎮實施大亮化、大綠化、大硬化、大整治工程,重點實施新老城區關鍵節點綠化、亮化以及人行道、破損廣場維修、停車場建設與東出口、南出口、西出口規劃整治建設等23項重點項目,突出抓好南環橋建設、中心河道改造及環境整治、三大寺周邊環境整治及老城區部分建筑立面改造,在關鍵節點設置體現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宗教歷史文化特色的標志性雕塑,促進城市品位、功能、管理大提升。同時啟動扣河子鎮、額勒順鎮兩個重點鎮的鄉鎮體系規劃,立足產業定位、民俗風情抓好建設,帶動其余蘇木鄉鎮與新農村建設,形成以城關鎮建設輻射帶動重點鎮,以重點鎮建設帶動一般建制鎮和新農村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 實施特色旅游業發展突破年,培育綠色經濟增長極。將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發展的核心來抓,著力發掘歷史文化、民俗宗教、自然風光等旅游資源,打造“四張名片”:宗教文化游。加快推進庫倫三大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完成《庫倫三大寺5A級景區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實施三大寺周邊環境整治工程,在三大寺與庫倫蒙藥廠間建設一處集宗教文化、蒙醫藥文化、蕎麥飲食文化于一體的文化長廊和蕎麥飲食文化一條街;沙漠景區游。以打造5A級景區為目標,實施好銀沙灣旅游景區建設,年內投資6億元,完成沙漠影視文化城、安代宮、觀景大帳等25個項目,同時實施21公里旅游環路建設及綠化工程,在“五一”、“十一”期間舉辦沙漠越野賽,吸引全國各地越野車愛好者;生態休閑游。充分利用生態治理成果,依托境內水庫、塘壩多的優勢,通過招商引資等形式大力發展水上休閑娛樂游和生態、農業觀光游,重點實施五星水庫北岸投資1.6億元的園林式四星級酒店錫勒圖生態度假村項目;民俗風情游。啟動實施安代劇院建設,積極承辦全區第六屆烏蘭牧騎藝術節。完成安代博物館重新布展工作。加快濕地草原和民族特色食品等特色旅游資源開發,著力將額勒順鎮打造成民俗風情濃郁的蒙古族文化特色旅游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