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內蒙古道路上車輛稀少,這與前幾年“半個中國的車輛都來內蒙古拉煤”、動輒擁堵幾十公里形成鮮明反差。但一個個煤化工項目散布在煤炭產區,標注著內蒙古自治區轉型發展的底蘊與希望。
內蒙古煤炭遠景儲量約1.2萬億噸,占全國總儲量的24%左右。從2011年起,內蒙古煤炭產量躍居全國第一。為化解“一煤獨大”局面,內蒙古把生產規??刂圃?SPAN lang=EN-US>10億噸以內,把主要精力轉到提高資源利用水平上來。
鄂爾多斯就有不少大型煤化工項目——總投資450億元、年產250萬噸油品的神華煤制油項目,總投資375億元、年產200萬噸油品的伊泰煤制油項目,它們在煤直接液化、間接液化等領域都處于世界尖端水平;總投資590億元、即將投產的鄂爾多斯中天合創“煤—甲醇—烯烴”項目,是在建規模全球第一的煤炭清潔利用項目……鄂爾多斯市委書記白玉剛說,以“煤—電—天然氣”綠色產業項目為支撐實現清潔能源輸出,已成鄂爾多斯產業轉型的主流。
隨著國家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氣、煤制乙二醇5大示范工程先后落地,內蒙古形成了煤炭—電力—冶金、煤炭—電力—多晶硅—光伏制造等7條產業鏈,占領了煤炭產業延伸的技術高地。
作為國家認定的31個煤炭資源型城市之一,烏海市積極轉型,通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全市原煤利用水平就地轉化率達到90%以上,清潔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3000輛。如今,黃河海勃灣水泥樞紐的建成使“烏海脫烏向綠?!薄?SPAN lang=EN-US>
為使產業擺脫資源依賴,內蒙古積極謀劃產業多元發展。呼和浩特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金融保險、文化創意、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69.7%。包頭大力發展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生物產業、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產業,重點實施了天和磁材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中核燃料元件等13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