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與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呼和浩特市簽署了科技合作框架協議。
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吳蘇海與自治區質監局副巡視員高英杰簽署科技合作框架協議。自治區科技廳副巡視員云濤、自治區質監局副巡視員馮曄以及相關單位負責人20余人出席簽約儀式。
協議規定,雙方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的原則,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推進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工作。雙方將聯合共建公共開放實驗室和檢驗檢測技術人員培訓基、共同設立開放公共課題。根據地區特色產業、重點領域依托盟市專業機構建立公共開發實驗室,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提供政策咨詢與專業服務。鼓勵檢驗檢測技術人員從事檢驗檢測方法、技術標準研發、公共服務等科研活動,與具備技術條件的實驗室合作,完成儀器設備的升級改造工作,拓展現有儀器設備功能和應用領域,提升自治區檢驗檢測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據了解,截至目前我區共有大型科研儀器1759臺套,其中儀器原值30萬元以上664臺套、50萬元以上的227臺套,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雖然國家調查標準統計顯示我區的儀器共享率達到了88%,但無論是儀器數量還是儀器高端性都與先進省區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目前我區高校、科研院所的實驗室取得資質的比例較低,具有國家和自治區檢測資質的實驗室僅有900家左右,大部分取得資質認定的檢測機構主要集中在質監、藥檢、疾控、環保、地礦、建筑等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檢測公司,如何推動自治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科研儀器的開放共享,仍是我區創新發展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