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農牧業局了解到,通遼市計劃于2014年新建節水高效農田160萬畝,打造640萬畝規?;?、集約化、標準化節水高產高效糧食生產功能區,并于“十二五”期間達到800萬畝規模。
據通遼市農牧業局副局長張連宇介紹,在160萬畝新建糧食生產功能區中,包括依托節水增糧行動新建膜下滴灌68萬畝、依托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和千億斤糧食工程新建標準管灌92萬畝。
根據規劃,功能區內玉米畝均株數將由3500株提高到5000株以上,單產由1600斤提高到2000斤以上,年內壓減農用機電井8300眼,累計壓井2.17萬眼,實現年農業節水4.12億立方米,糧食產量達到60億公斤以上,使全市糧食總產穩定增加,農牧民人均糧食收入3940元。
2013年,通遼市糧食產量達66億公斤,同比增加約9%。在當年評選的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中,通遼市作為上榜的內蒙古四個盟市之一,榮獲全國產糧大市稱號,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區榮獲全國產糧大縣稱號。
通遼市現有耕地2000多萬畝,由于多年來采用粗放的灌溉方式,過度抽取導致地下水位明顯下降。從2011年開始,通遼市提出打造節水高效農田的目標,規劃大幅壓縮機電井,大面積耕地退耕還林,同時實現糧食產量穩產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