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謀定思變轉型升級展宏圖
              發布日期:2016/2/22 8:43:48
              查看次數:
              【字體:

              謀定思變轉型升級展宏圖

              —— 我市全面落實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述評·轉型篇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市發展面臨的形勢比較復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進入決勝階段,又迎來了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

              如何正確認識、準確把握新常態的形勢和要求,突破傳統計劃經濟的思想束縛?

              如何面對持續存在的經濟下行壓力,解決經濟穩增長基礎不牢固,有效需求不足,投資和消費增速下滑,主要工業品價格持續下跌,農畜產品價格下降等一系列實際存在的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

              如何化挑戰為機遇,化壓力為動力,努力把我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保持下去?

              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堅定不移地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指引,全面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緊緊抓住、切實用好各種發展機遇條件,破解痛點,轉型升級,推動傳統產業舊貌換新顏,形成新常態下的競爭優勢。

              1月10日,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暨城市工作會議召開,將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列為全力以赴穩增長的重要戰略之一。隨后召開的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通過了關于《通遼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確定了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加快農牧業現代化的布局思路,明確了打造三個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拓展新的產業領域、提高產業集約集聚發展水平、加快農牧業結構調整、推進農牧業產業鏈延伸等一系列發展“骨架”。

              前行有指針,心底有定力。站在深度轉型的重要節點上,我市轉型升級“組合拳”將持續發力,打出氣勢,打出成效。

              展望五年:轉型升級持續發力 再造新優勢

              時序更替,萬物維新。帶著征塵和榮光,懷揣藍圖和夢想,我們跨入了“十三五”。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是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期,是經濟增長模式轉換的攻堅期,是落實全面科學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今年一月,《通遼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新鮮出爐,這一頂層設計明確了未來發展思路。

              《綱要》提出,未來五年,我市堅持優化存量與做大增量并重、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并舉,推動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支柱產業多元化,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通遼工業升級版。

              未來五年,充分發揮我市得天獨厚的農牧業資源優勢,加快生產方式轉變,走科技高產、生態節水、綠色安全、循環利用,一二三產融合互動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在全區率先實現農牧業現代化。

              這是深謀遠慮的謀篇布局與抉擇!

              謀定思變,促進轉型,推動升級!

              “十三五”期間,面對資源要素瓶頸,我市著力破解“低小散”格局,立足發展階段、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煤電鋁、玉米生物、綠色食品三大產業集群,打造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推動主導產業向綠色、高端、集約、高效方向轉變。

              “十三五”期間,我市將以國家實施《國家制造2025》《東北地區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為契機,把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促增長的著力點、調結構的主戰場,重點培育壯大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煤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十三五”期間,我市將深入挖掘產業發展潛能,孵化新的產業項目,盡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十三五”期間,我市將以提高園區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基礎設施,創新體制機制,提高管理水平,推動園區發展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向質量效益型集約增長轉變。

              “十三五”期間,我市將主動適應農牧業競爭性商品價格放開的新趨勢,

              大力調整區域結構、種養結構和產品結構,走綠色引領標準化生產、規?;洜I、產業化發展、效益提升的發展之路。

              長風萬里,破浪前進。未來五年,轉型升級必將推動我市走出一條打造經濟升級版的新路子。

              開局之年:轉型升級找準跑道 整裝待出發

              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進入決勝階段,又迎來了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

              不同尋常的經濟形勢,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發展態勢。

              資源要素優勢不再,新的優勢何以筑就?

              如何全面落實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搶占制高點、把握主動權?

              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1月10日召開的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暨城市工作會議客觀冷靜地分析了我市面臨的形勢:總體上看,我市發展機遇大于挑戰,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但要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底線思維,密切跟蹤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切實把困難問題考慮得更深入一些,把風險挑戰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措施準備得更周全一些。

              一個科學的戰略,總是由問題出發、謀定思變的結果。

              會議提出,要按照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支柱產業多元化的要求,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上下功夫,努力做到三個著力:

              要著力打造優勢主導產業集群。緊緊盯住鋁新材料、玉米生物科技、農畜產品加工產業,在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層次、延伸產業鏈條上下功夫,促進鋁新材料產業向新型化發展、玉米生物科技產業向高端化邁進、農畜產品加工向終端產品延伸,大力推進錦聯鋁材二期、創源高韌鋁合金、嘉晟鋁材、忠大鋁業、梅花生物技改、玉王擴產、華茂強力霉素、牧合佳肉牛、科爾沁牛業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產業創新、產品創新,培育主導產業發展新優勢。

              要著力構建多元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充分發揮煤炭、農畜產品等自然資源優勢,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業態創新;推動中蒙藥產業向產學研一體化和健康產業方向發展,在基地建設、產品研發、品牌打造上實現新突破;推動食品加工產業向綠色、有機、安全方向發展;推動清潔能源向風、光、電互補發展,建設服務東北、華北的清潔能源基地;推動新材料產業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要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切實轉變觀念,既要會抓工業、抓農業,也要會抓金融、物流、旅游等三產服務業,把無形資源轉化為現實增長點。

              對于農牧業來說,面對資源環境約束、生產成本上升、農牧業比較效益下降等現實問題,今年該如何疏解?

              市委市政府的決策擲地有聲:必須堅定不移轉方式、調結構、強基礎,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牧業路子。要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做大做精肉牛產業,改良提升肉羊產業,穩定發展豬禽產業,積極開發肉驢產業,不斷提高畜牧業比重和質量。要推進種養結合,為養而種、為牧而農。要拉緊拉長農牧業產業鏈,強化市場導向,推動玉米向專用型轉變,打造玉米種植加工集散全產業鏈,壯大農畜產品加工企業,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農牧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回眸五年:轉型升級夯基壘臺 聚力蓄后勁

              回首“十二五”,我們走過了極不平凡的5年。

              面對持續不斷的“三期疊加”陣痛,全市320萬干部群眾同心同德,櫛風沐雨,轉型升級步伐堅實有力。

              過去的五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6:49:35,正在向一產穩、二產優、三產強的方向積極轉變。

              過去的五年,生態高效農牧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節水高產高效糧食功能區達到850萬畝,壓減農用機電井3萬眼,年節水5.4億立方米,糧食年產量穩定在130億斤以上,建成飼草料基地500萬畝,牲畜存欄突破2000萬頭只大關。

              過去的五年,“三大產業集群”支撐作用顯著增強,鋁新材料、玉米生物科技、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生產規模和科技水平大幅提升。

              過去的五年,第三產業比重進一步提高,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保險、特色餐飲等現代服務業增長勢頭強勁。

              過去的五年,非公經濟成為促進經濟增長、擴大社會就業的重要力量。

              ……

              唯其艱難,方顯不易;唯其艱難,方顯珍貴。

              成功的的積累,為我市今后的發展“夯基壘臺”“立柱架梁”。

              2015年,現代農牧業發展取得新成效,糧食總產量138.4億斤,牧業年度牲畜存欄2111.5萬頭只,其中牛存欄302萬頭,農畜產品綜合加工轉化率達到68%。工業主導產業加快延伸升級,電解鋁產能新增80萬噸,鋁精深加工產能新增87.5萬噸,新增鋁后加工產品42個;玉米生物科技產業新增產業鏈5條、產品31個;綠色農畜產品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產品銷量穩定增長?,F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我市被確定為“全國自駕游目的地試點城市”,旅游接待人數、旅游綜合收入大幅增長;民航旅客吞吐量達到90萬人次;通遼電子商務產業園被評為“第二批全國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全市電子商務企業達到328家,農村牧區電子商務服務站達到1180個,成功承辦全區農村牧區電子商務現場會。

              “十三五”新征程已經開啟,我市將在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指引下,吹響新常態下轉型升級的進軍號。

              2016-02-22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