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了解到,為全面鞏固“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成果,充分利用農村牧區庭院閑置土地,發展庭院經濟,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我區出臺了關于促進庭院經濟發展的意見。
根據地理環境、生產生態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培育發展一批庭院經濟示范戶、示范嘎查村,計劃每年每個蘇木鄉鎮建成庭院經濟示范戶30戶以上,示范嘎查村2個以上,到2020年,全區庭院經濟示范戶比例達到5%以上,庭院經濟示范嘎查村比例達到20%以上,庭院經濟經營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本地區平均水平。
發展庭院經濟,有利于農牧民增收,有利于建設美麗鄉村。庭院經濟是在家庭經營基礎上,農牧戶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間,結合自然景觀、歷史、文化等各類資源,發展綠色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休閑旅游等生產經營活動。
我區發展庭院經濟的主要模式包括創新特色型、協調休閑型、綠色生態型、開放帶動型、共享綜合型。對傳統村落、民居、習俗、節慶、廟會和手工藝等進行有效的保護和利用,發揮庭院經濟的資源和農牧業生產條件、自然資源、民族風情等優勢,發展觀光、休閑、旅游等模式。合理利用生物能、太陽能,使生產、生活、生態有機結合,實現能源綜合利用、生態良性循環和農牧民安居樂業,將庭院特種種養殖產生的副產品通過秸稈飼料過腹還田、沼氣池無害化處理等措施,實現污染零排放,物質能源循環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互聯網+”,將特種種養、加工、銷售、休閑農牧業等與電子商務服務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