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開局“十三五” 內蒙古代表委員傳遞“草原聲音”
              發布日期:2016/3/3 9:07:40
              查看次數:
              【字體:

                  32日,2016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出席2016年全國“兩會”的駐內蒙古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代表團人大代表先后抵達北京。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本次大會承載著眾多代表、委員的期待與希望。

                  “少數民族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會”

                  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駐內蒙古全國政協委員姚哈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很多少數民族群眾居住在邊遠貧困地區,希望在“十三五”期間,全國各族人民群眾都能夠如期脫貧致富,與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會,共享發展成果。

                  “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大力實施扶貧開發、百姓安居和創業就業工程,192萬農牧民擺脫了貧困,為220萬戶城鄉困難家庭改善了居住條件。

                  今年內蒙古將繼續深入推進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加快破除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大力扶持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積極探索生態脫貧新路,有序推進易地搬遷,優先發展貧困地區教育事業,著力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到2017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自治區重點貧困旗縣全部摘帽,到2020年實現農村牧區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國家重點貧困旗縣全部脫貧摘帽。

                  “推進綠色發展,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旗委副書記、旗長何勝寶介紹,他帶來的建議聚焦如何保住內蒙古大興安嶺這個中國東北地區“大糧倉”的綠色屏障:“我來自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很關注國家在‘十三五’規劃中有沒有特殊政策來支持我們的發展?!?/SPAN>

                  何勝寶告訴記者,保護好大興安嶺、停止商業性采伐,對于保住“大糧倉”、維護東北水系非常關鍵,“但靠我們的農民和目前的財力,說實在的沒有這種能力,所以希望國家能在這個地區率先實施生態補償機制?!?/SPAN>

                  “祖國正北方,亮麗內蒙古”,碧綠濃重的草原生態底色,是內蒙古向世界展示的一張名片,也是內蒙古建設美麗祖國北疆的生態屏障?!笆濉逼陂g,內蒙古累計投入546億元實施五大生態工程和六大區域性綠化工程,投入草原生態獎補資金300億元,生態建設規模達到3.6億畝。

                  2016年內蒙古將繼續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加快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還草等重點工程建設,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行動,完成林業生態建設1000萬畝、重點區域綠化200萬畝、種草3000萬畝。實施新一輪草原生態補獎政策,提高補獎標準,堅持和完善階段性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推動草原生態持續好轉。

                  “轉型升級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來自神華烏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伊永春指出,要實現資源型工業城市烏海市的跨越式發展,關鍵在產業,核心在工業。只有推動產業結構和發展動力的轉換升級,才能實現烏海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十二五”時期,內蒙古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拔宕蠡亍苯ㄔO取得重要進展,三次產業結構由9.454.536.1演進為95140,初步形成了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產業格局。工礦業轉型升級,由“一煤獨大”向產業多元轉變,煤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由33.5%下降到11.3%,裝備制造、高新技術、有色金屬和農畜產品加工業貢獻率由31.7%上升到49%

                  下一步,內蒙古將加快建設“五大基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鼓勵煤炭、電力、化工、冶金、建材企業橫向聯合,支持煤炭轉化企業與生產企業縱向重組,構建煤電用、選冶加一體化產業鏈,加快形成產業鏈競爭新優勢。

                 “‘互聯網+農牧業’讓農牧民種什么、養什么都能夠賣上好價錢”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上勿蘭嘎查黨支部書記羅海棠告訴記者,現在農民“賣糧難”現象越來越嚴重,作為玉米主產區必須引導農民轉變“一糧獨大”的農業種植結構。

                  全國人大代表、來自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額爾頓寶拉嘎查的牧民額日登格日勒則關心肉羊產業面臨的危機問題,建議有關部門要注重培育市場、做好品牌,發展 “互聯網+畜牧業”。

                  創辦了內蒙古烏拉特中旗馬瑞強水果玉米專業合作社的80后“博士農民”代表馬瑞強表示,目前,農業在互聯網化應用過程中存在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低、使用效率較低、人才與資金短缺等問題,導致現代農業信息技術的生產力轉化不足。他建議政府從政策、業務、金融、人才等幾方面提供扶持,幫助市場主體探索互聯網+農業的創新模式,為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提供實踐。

                  提及農業的“改革供給側”,馬瑞強認為“要以市場為導向,以銷定產;關鍵是讓農民種什么更好賣,能夠賣出去。”

                  2016年內蒙古“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今年內蒙古將積極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優化農牧業結構。全面實行糧食安全盟市長責任制,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基礎上,加快轉變玉米“一糧獨大”的種植結構,積極推進“糧改飼”,引導農牧民種植整株青貯玉米和優質苜蓿,擴大綠色有機高端產品種植。堅持“穩羊增?!卑l展方向,制定實施千萬頭肉牛發展規劃,穩定奶牛養殖頭數,提高單產、淘汰散養,力爭規?;B殖水平達到85%以上。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