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與其低價等死,不如創新求生
              發布日期:2016/3/8 9:56:45
              查看次數:
              【字體:

                  現在,在中國最大的煤礦——大同煤礦里,董事長張有喜代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盡管推行煤炭供給側改革的路徑已經清晰,但他感到,“十三五”期間關閉12個礦、淘汰1200多萬噸產能的目標還很艱巨。同樣有壓力的還有潞安集團董事長李晉平代表,作為中國首家煤制油企業的當家人,他正考慮如何用“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延伸煤產業鏈,以消化日益膨脹的庫存,并且端住數十萬職工的飯碗。

                  2015年,同煤集團、潞安集團攜手躋身《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卻也尷尬地被列入了《財富》“虧損最多的公司”榜單。這“一強一多”反映出兩家煤企“有營收無盈利”的困境。

                  “今年以來,煤價已下跌三成,一噸煤甚至賣不過一噸沙。很多煤企更是巨虧,不得不通過降薪甚至停薪留職、內部休假等手段來降本增效。但并不能從根上解決問題?!币晃簧轿鲌F的代表表示。

                  萎縮的價格加劇了煤企的“苦日子”。為了走出困境,張有喜做起了“加減法”。

                  “供給側改革,要根據市場需求,淘汰一批僵尸企業,淘汰一些落后產能和落后產品。同時,我們要千方百計地降成本,通過科技創新提高效率。”

                  “去產能,你認為最難的在什么地方?”有代表問張有喜,“安置職工,中央一直在講安置職工是最重要的。”

                  對于這個問題,張有喜提到了“非煤”產業,“同煤要做好‘煤’文章,也要做好‘非煤’文章。以煤為源頭,通過科技創新向產業鏈要效益。”在他的設想中,時下同煤正在重點打造的“煤—甲醇—聚甲醛—聚甲醛改性產品”和“煤—甲醇—烯烴”兩條產業鏈將肩負起被“去產能”的企業和員工落腳問題。

                  在潞安集團,李晉平也正在進行著一場改革。在他看來,與其低煤價、庫存煤等死,還不如自找出路,延長煤炭產業鏈。

                  “最近,我們的一項核心產品,把煤氣化之后合成,生產出高端高熔點費托蠟,市場巨大。在此之前,世界上主要有南非薩索爾公司和荷蘭皇家殼牌兩家企業生產這一產品,國內全部依靠進口。”

                  李晉平表示,創新驅動關鍵是平臺,利用公司的五大平臺,潞安已將一塊煤分解成180多種產品。這些產品將肩負起端住潞安煤礦職工家屬30萬人飯碗的問題。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