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的畫卷,總是在砥礪前行中徐徐鋪開。
“十三五”開局之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發力攻堅。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發展動力。
從怎么看到怎么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經濟結構全面升級提供了原動力?;膺^剩產能、簡政放權、創新驅動、激發民營企業活力——以戰略重點帶動發展全局,內蒙古將如何完成這項時代大考?
既做減法,又做加法——供給和需求協同促進經濟發展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正確認識經濟形勢后選擇的經濟治理藥方,是我國“十三五”發展的戰略重點。
參加全國兩會的我區代表、委員們認為,當前發展中總量問題與結構性問題并存,結構性問題更突出,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
去產能,是一次過剩產能行業重新洗牌、優化產業布局的過程,對于我區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區煤炭、鋼鐵、電力、傳統化工等行業利用率不高,企業利潤下滑,經營困難。
——在煤炭行業去產能方面,嚴格執行國家規定。我區從2016年起3年內,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新增產能的技改項目和產能核增項目。力爭3年內引導退出煤炭產能1億噸。
——在鋼鐵行業去產能方面,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分類處置不同類型的鋼鐵產能。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春龍認為,針對鋼鐵企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一方面要用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對企業進行優勝劣汰。另一方面要用政府這只有形的手,對鋼鐵產業進行合理布局,這樣才能保證鋼鐵這個基礎產業轉型升級。
——在房地產去庫存方面,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今年起我區將全面實施公共租賃住房貨幣化保障機制,全區各地將不再開工新建公共租賃住房,而是按照市場租金價格的一定比例,實行貨幣化補助政策。同時,將對公共租賃住房免征房產稅,對開發商等機構經營公共租賃住房的租金收入免征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并把免征租賃雙方簽約印花稅的政策期限延長至2018年底。
——在去杠桿方面,多措并舉,將銀行不良貸款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千方百計降低企業負債。為保證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各項任務落實,今年我區將保持信貸規模穩定增長,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努力降低不良貸款。同時,強化金融監管和風險監測,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
與此同時,我區完善企業退出機制,對產品有市場、有效益但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予以支持,對“僵尸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債務重組、破產清算實現市場出清。促進產業兼并重組,著力推動煤炭、電力、化工、冶金、建材縱向重組聯合,禁止新上單一煤礦項目,新上電力、化工項目要與既有未落實轉化項目的煤礦重組,推動企業開展優勢產能合作。
既做減法,又做加法。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使供給和需求協同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我區社會生產力將得以解放和發展。
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
去年以來,我區持續簡政放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發了市場新活力。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政府全部公布權責清單,自治區本級行政權力精簡率45%;“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全區新注冊企業繼上一年“井噴式”增長后,再增長34.5%。
新思路開啟新征程。今年,我區進一步加大減政放權、優化服務改革力度。全國人大代表、自治區發改委主任包滿達介紹說,今年我區將深入開展降低實體企業成本行動。降低稅費負擔,繼續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實施收費清單制度,落實好各項稅收減免政策。降低用電成本,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全面實施蒙西電網輸配電價改革,研究蒙東電網同網同價政策。降低物流成本,下調高速公路收費。降低用地成本,下調工業用地價格。
今年,我區進一步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日前,我區企業再次迎來利好政策。2月27日,自治區政府出臺《財稅金融協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增強企業流動性的意見》,將緩解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和“三農三牧”發展融資難題。與此同時,我區進一步健全完善金融組織體系,拓展多樣化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力爭今年新增直接融資1200億元。
今年,我區進一步加大創新驅動發展力度。以技術創新為引領,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建設。適應制造業升級需要,圍繞“五大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研發設計、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適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需要,大力培育發展旅游、文化、體育、養老、健康、家政等生活性服務業;啟動實施“互聯網+”和大數據發展行動計劃,推動互聯網+政務、能源、農牧業、教科文衛、旅游、金融等行業發展。
駐我區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召明認為,科技創新對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大意義。缺乏創新動力,我區調整產業結構、轉換發展動力就會成為無源之水。
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將進一步激發我區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激發動力,提質增效——促進各類企業各展其長共同成長
這兩天,一條消息傳遍全國民營企業界:3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強調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參加全國兩會的我區代表、委員們認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是重要一環。
對于內蒙古來說,補齊非公有制經濟短板可謂箭在弦上。2015年,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增長8.1%,占GDP比重達到64.2%。但總體來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仍然落后,2015年,全國100強非公經濟市場主體中,我區只有1家,規模較大的非公有制企業主要集中在能源資源型產業領域。非公經濟的綜合實力、發展活力和競爭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全國政協常委、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彪說,政府工作報告把“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希望落實、細化、量化政策措施,使民營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
據悉,我區將圍繞增強非公經濟綜合實力、發展活力和競爭力,優化發展環境,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研究自治區新興產業“雙創”三年行動計劃,建設一批國家級和自治區級新興產業“雙創”示范基地,促進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全面推進“助保貸”融資服務,健全小微企業信貸風險分擔模式。
國有企業改革同樣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環。目前,我區國有企業仍然存在一些發展中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政資不分較為突出,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需要進一步確立;多數國有企業規模較小,產業發展層次較低,布局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企業治理結構不完善、運作不規范等等,國有企業的效率和競爭力需要進一步提升。
我區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扎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2015年末,自治區黨委、自治區政府出臺《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障礙,努力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全國人大代表、自治區副主席常軍政說,要落實開放發展理念,支持自治區國有企業走出去。落實共享發展理念,實現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全民共享。時代催人奮進,使命激蕩人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考驗著宏觀調控和深化改革的能力,決定著經濟轉型升級的前景。邁向新的時代,我區把發展的眼光放得更遠,把奮斗的腳步踩得更實,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帆,引領內蒙古經濟這艘航船駛向更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