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設創新型內蒙古的關鍵一年,要抓好8個著力點,使科技創新工作在“十三五”時期開好局、起好步。
一是落實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制定完善科技計劃、科研資金管理等各項改革辦法和措施,加快制定《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
二是實施實用技術成果轉化工程,制訂自治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意見,建立市場導向、政府服務、企業主體、產學研結合的科技成果轉化推廣體系,實施一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三是實施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工程,在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社會發展領域,超前安排部署一批科技重大項目,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加快突破重點領域發展瓶頸,形成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四是實施人才平臺載體建設工程,培育認定5家左右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和10-15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力爭總數突破300家。組織實施“百名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計劃”,重點支持引進和培養100名高層次科技人才。完善自治區科技創新綜合信息平臺。支持科技服務業示范企業發展,培育20家示范生產力促進中心,10家重點園區基地孵化器,組建科技企業孵化器促進會。爭取將鄂爾多斯高新技術產業園培育為國家級高新區,推動烏蘭布和、環烏海湖升級為自治區級高新區。
五是深入推進農牧區現代化建設,整合科技創新成果,大力推進農牧區現代化建設示范工程。舉辦“2016年創新驅動現代農牧業發展現場會”,通過典型示范帶動農牧業發展。建立內蒙古“12396”信息服務平臺移動客戶端,為用戶提供即時農牧業信息和咨詢服務。
六是著力推進社會事業發展,開展生態、資源環境、民族醫藥等重點領域戰略研究。爭取建設2-3家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開展道地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建設、認定。啟動開展“國家荒漠化防治產業創新平臺建設”。
七是加強科技投入力度,推進多元化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建設,推進科技與金融結合,認定眾創空間試點基地,推動眾創空間聯盟發揮作用,加強科研條件建設與科技基礎性工作,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八是強化過程監管與作風建設,建立政策、規劃、計劃、監督等重點業務工作推進機制,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完善科技咨詢制度,推進高水平科技創新智庫建設。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把廉政風險防控融入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全過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