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科技局和開發區共同投資建設的通遼科技大市場項目自啟動運營以來,全面整合區內外科技創新服務資源,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務,如今科技大市場已經成為科技資源轉化“聚變器”。截止目前,技術交易額已突破3億元。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孫建光來到內蒙古金豐盛達農業有限公司,今年研究所與企業計劃調整生物菌肥的配方,研究出更適合種植中草藥的生物肥,這段時間,孫建光和企業負責人一直忙著做前期的準備工作。
企業有勇氣通過技術創新搶占市場,就是因為靠上了中科院這棵大樹。在通遼科技大市場的牽線搭橋下,金豐盛達從中科院研究所買斷了“拮抗赤霉病菌和菌核病菌的水稻內生固氮菌”專利技術,不僅如此,企業還與研究所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通過兩家強強聯手,企業已經成功生產出適合水稻和玉米種植的生物肥。
有了中科院這個靠山,企業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得以增強,如今,企業生產的生物有機肥、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等產品暢銷吉林、黑龍江等多個省市,經濟效益也比過去提高了近50%。通過實現技術成果轉化,也讓以往束之高閣的科研成果真正接了地氣。
政府搭臺,加強共享,科技大市場真正讓固化的科技資源動起來、分散的資源聚起來。如今,科技大市場已經成為集科技資源展示、共享、交易于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企業通過這個平臺還可以享受全程式的科技服務。
內蒙古偉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木塑建筑模板的創新型企業,企業生產的新一代木塑建筑模板不僅品質好,而且綠色、環保,很受市場歡迎。隨著定單的增加,企業用電的成本也在逐漸提高。科技大市場工作人員了解到這個情況,及時幫助企業對接到了北京一家光伏分布式發電企業。
精準對接的基礎是信息互通,為了讓供需雙方彼此更加了解,通遼科技大市場已經與西安科技大市場、長春科技大市場進行合作,不斷拓寬科技資源的互聯互通渠道。
今年,開發區與市科技局還將建設科技大市場網絡平臺,打通與北京等地科研儀器設施共享通道,通過引進專利、合作攻關、委托研發等多種途徑,加大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截止目前,科技大市場已引進中介機構32家,代理專利195件,重點推介科技成果200項,累計完成技術交易額3.13億元。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