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科協了解到,我區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養比例由2007年的2.9%提升到2015年的4.75%,全民科學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到2020年我區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養比例將達到10%的目標。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區要開展科學技術普及活動,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實施“互聯網+科普”行動,以科普信息化建設為龍頭,充分運用互聯網和先進信息技術,推動科普產品的深度研發、立體傳播和廣泛應用,積極用網、占網、建網,促進科技知識在網絡和現實生活中廣泛傳播,構建科普工作新格局;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開啟科普創新和信息化“雙引擎”;加強五類人群科學素質教育,堅持以未成年人、農牧民、城鎮勞動人口、社區居民、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為重點,努力把科普工作納入科學素質綱要框架內;組織科普品牌活動,把優質高效的科普服務送到千家萬戶;共建共享科普資源,重點針對網絡化科普信息資源、非網絡化科普信息資源、科普展品資源、科普活動綜合資源四大類資源,努力在共建共享上有所突破;加強科技場館建設,積極探索公益性科普事業與經營性科普文化產業并舉的科普工作新機制,加快構建和完善地方特色明顯、西部一流的現代科技館體系;實施基層科普行動計劃,著力以科技推動發展,實現富民增收;壯大科普產業,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科普工作;推動科普設施建設,采取命名、聯合創建等形式新建自治區級科普教育基地100個;加強科普理論研究,繼續開展內蒙古公民科學素養調查工作;加強科普隊伍建設,支持、鼓勵、引導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科普烏蘭牧騎的建設和發展,充分發揮科普工作者作用,組織科普志愿者工作隊伍、科普講師團積極開展科普活動。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