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
這“三個面向”,是科技事業創新發展的根本價值所在,是新時期我國科技創新的鮮明目標導向,為我們更為系統地推進科技創新規劃了基本布局,指明了奮斗方向。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要求我們夯實科技基礎,在重要科技領域更多躋身世界前列。
科技創新的價值首先體現在增進社會的知識總量和技能水平上,體現在科技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上。我國已成為具有重要影響的科技大國,正在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的目標不斷挺進,科技水平正在從跟蹤學習為主向并行和領跑為主不斷轉變。
隨著追趕的目標日益減少,自主判斷科研方向、自主預測技術路線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必須進一步夯實科研基礎條件和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增強創新自信,加強技術預測,勇于提出新的科研方向,更好寬容失敗、鼓勵試錯,努力在原創理論、原創發現、原創技術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在更多領域引領世界科學方向和技術潮流。
堅持面向經濟主戰場,要求我們加強科技供給,加快經濟發展動能轉換。
科技創新的價值必須更好體現在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上,體現在經濟實力和社會生產力的提升上。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供給側結構性問題,根本出路在改革創新,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性發展。
我們應更好遵循科技創新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更好落實“創新要實”的要求,著力提高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能力,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加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盡快把我國經濟發展的“引擎”從要素和投資驅動為主切換到創新驅動為主上來。
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要求我們強化戰略導向,更好服務創新發展全局。
科技創新的價值既體現在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上,也體現在社會進步、民生改善、文化繁榮和國家安全等各個方面。在追趕世界科技強國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聚焦國家戰略問題,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采取差異化策略和非對稱路徑,加強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科技攻關,著力突破 “卡脖子”問題,使科技創新成果更多走進生產生活。
把“三個面向”落到實處,充分激發創新的活力和潛能,科技才能真正成為“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的國之利器。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