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我市推動農牧業大市向農牧業強市邁進
              發布日期:2016/6/6 8:14:53
              查看次數:
              【字體:

              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三農三牧”作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戰略以來,我市把農村牧區改革與應對玉米價格機制調整、優化農牧業結構有機結合,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的綜合效應,通過推進“一攬子”改革舉措,加快了由農牧業大市向農牧業強市邁進的步伐。

              推進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讓資源要素“活”起來。聚焦農村牧區集體產權制度,保護農牧民權益,調動農牧民積極性,堅持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牧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這一基本方向,扎實有序推進土地、草牧場確權工作。聚焦農牧業經營制度,推進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印發了《關于引導農村牧區土地草原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牧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各旗縣市區都建立了土地流轉辦公室,有25個蘇木鄉鎮建立了土地流轉服務大廳,全市各嘎查村都設立了一名土地流轉信息員。

              完善龍頭企業與農牧民聯結機制,讓農民腰包“鼓”起來。壯大龍頭企業和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堅持“壯大、扶優、扶強”原則,以品牌產品、綠色產品為載體,加快實施農牧業品牌帶動戰略和農畜產品輸出工程,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增強引領帶動能力。以創建一個基地、振興一個產業、打造一個品牌、引領一個合作社、創新一種模式、造福一方百姓為宗旨,創新建立多種形式聯結模式,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互利共贏原則,依靠龍頭企業,創新發展模式,促使全市80%的企業與基地農戶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利益聯結關系,45%的企業與基地農戶建立起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龍頭企業帶動農牧戶25萬戶,同比增加1萬戶;解決就業3萬人,同比增加0.5萬人。積極建立股份合作型、訂單合同型、服務協作型、流轉聘用型等利益聯結機制,創新打造產業聯盟模式、邦杰“6+1”模式等“通遼模式”。

              深化農村牧區金融改革,讓沉睡資本“動”起來。推進銀行重心下沉,優化金融機構網點布局,對在旗縣和蘇木鄉鎮設立分支機構的金融機構給予政策傾斜,鼓勵駐市金融機構向縣域延伸金融服務網點,在行政嘎查村布設“助農金融服務點”,夯實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在全市8個旗縣市區和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開展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全面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以蘇木鄉鎮為單位逐一為農戶建立信用檔案,逐步建立全市統一的信用信息數據庫。整合市域信用資源,推動金融機構與公安、稅務、法院等部門社會信用信息的共享共用。積極開展信用評級,評定信用戶、信用村和信用鄉鎮,不斷提高農村牧區經濟主體信用意識。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