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季度,內蒙古自治區共成交各類技術375項,較上季度增長39.41%;實現合同成交金額12.02億元,較上季度增長14.69%,技術交易均有回升的跡象。區內各地的科技活躍度不足,區內各盟市之間僅有7項技術處在交易狀態,實現技術合同額0.56億元,分別占全區總交易量的1.87%和4.66%。全區吸納區外各地技術呈現活躍狀態,共吸納各類技術368項,投入資金11.46億元。與上季度相比,吸納技術項數增長76.92%,投入資金增長21.66%。
全區吸納區外技術交易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涉及地域廣。全區12個盟市均吸納了區外各類技術。其中,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吸納技術項數位居盟市前三位,分別吸納了128項、50項和45項,共計223項,占全區吸納技術投入項數的59.47%。鄂爾多斯、呼和浩特、包頭吸納技術投入資金位居盟市前三位,分別投入資金4.32億元、2.83億元和2.07億元,共計9.22億元,占全區吸納技術投入資金的80.45%。體現出全區經濟發展金三角的優勢,企業創新創業的勢頭良好。二是技術交易涉及領域廣泛。全區吸納技術共涉及11類技術領域。其中,電子信息、城市建設與社會發展、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交易項數位居前三位,分別為140項、82項和37項;新能源與高效節能、城市建設與社會發展、電子信息技術交易金額位居前三位,分別為4.41億元、2.72億元和2.28億元。體現出我區經濟發展進入轉型期,更多的采用高、尖、精技術,資源綜合高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三是知識產權交易增長迅速。第二季度中全區技術交易涉及知識產權的項數達129項,涉及金額2.55億元,分別占吸納技術交易總量的35.05%和22.25%。四是輸出技術的區外省份較多。第二季度,區外21個省、市、自治區分別與內蒙古各地開展了技術交易活動,國外與內蒙古也進行了一項技術交易。其中,輸入內蒙古技術位居前三位的是北京市、陜西省和遼寧省,分別輸入了179項、49項和32項,共計260項,三省市之和占區外輸入內蒙古總項數的70.65%。輸入內蒙古技術獲得成果轉化資金位居前三位省市是陜西省、天津市和北京市,分別獲得技術成果轉化資金3.86億元、3.37億元和2.75億元,共計9.98億元,占區外技術成果轉化資金總金額的87.09%。五是企業是內蒙古吸納技術的主體。企業吸納區外各類技術254項,占全區吸納區外技術總量的69.02%,較一季度增長69.33%;企業投入資金8.43億元,占全區吸納區外技術投入資金的73.56%,較上季度增長15.32%。可見,在國家“雙創”政策的引導下,全區企業通過積極引進高新技術,改變傳統經營模式,實現發展方式轉型。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