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8月內蒙古科技大事記
              發布日期:2016/9/5 9:48:15
              查看次數:
              【字體:

                  一、全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培訓會在烏蘭察布召開

                  82日,由自治區科技廳舉辦的2016年度全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培訓會議在烏蘭察布市召開。會議邀請到國家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以及自治區相關部門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家開展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與相關政策輔導培訓,幫助申報企業了解和掌握申報環節的要點和實務,自治區各盟市科技管理部門、高新技術企業和中介機構代表近300余人參加了培訓。

                  二、京津冀蒙生產力促進服務聯盟在鄂爾多斯舉行對接洽談活動

               

                 

               

                  85日,京津冀蒙生產力促進服務聯盟在鄂爾多斯市舉行項目對接洽談和新會員發展活動,現場簽署各類合作協議7項,新增內蒙古聯盟會員單位5家,來自京津冀蒙四省市區生產力促進中心和京津冀蒙生產力促進服務聯盟會員單位,以及四省市區創新企業等37家單位的60多名代表參加了活動。

                  三、第四屆“草原英才”高層次人才合作交流會暨呼包鄂人才創新創業周開幕,舉辦京蒙技術轉移對接洽談活動

               

                 

               

                  87日,第四屆內蒙古“草原英才”高層次人才合作交流會暨呼包鄂人才創新創業周活動在包頭市國際會展中心開幕。自治區科技廳在交流會期間舉辦京蒙技術轉移對接洽談會,來自北京的技術轉移機構和企業現場與自治區科研院所、企業簽訂各類科技合作協議8項。

                  四、第八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論壇開幕,發布18項稀土技術標準

                 

               

                  88日,由自治區政府、中國工程院、中國稀土行業協會、中國稀土學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國際)論壇暨2016中國稀土功能材料與應用產品國際展覽會在包頭會展中心開幕。會議共簽署合作項目31個,合作內容涉及永磁、催化、合金、儲氫等稀土新材料高新技術領域,簽約金額達100億元,較上屆論壇增長近70億元。會議發布了18項稀土技術標準,其中包括5項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10項企業標準,涵蓋基礎標準、產品標準、工藝標準、檢測試驗方法標準等方面。

               

                 

                  五、“現代科技發展與科研創新能力提升”專題報告會在包頭市舉行

               

                 

               

                  89日,由自治區科技廳、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舉辦的“現代科技發展與科研創新能力提升”專題報告會在包頭市舉行。報告會特邀國務院參事、原國家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譚建榮等專家學者作主旨演講,并現場對內蒙古創新方法應用推廣聯盟授牌。

               

                  六、第二屆農村和中小城鎮固廢處理與資源化論壇在鄂爾多斯舉辦

               

                 

               

                  811日,由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自治區科技廳、住建廳、鄂爾多斯市政府、中國貿促會建設行業分會主辦的第二屆農村和中小城鎮固廢處理與資源化論壇在鄂爾多斯市舉行。來自中科院北京分院、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以及國內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參加論壇,圍繞我國“村鎮固廢行業政策”、“村鎮垃圾治理”、“村鎮固廢治理管理模式”、“村鎮固廢技術應用”等主題開展精彩演講與學術交流,共同探討新技術、新模式在農村垃圾處理領域的應用與推廣。

               

                 

                  七、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內蒙古賽區圓滿收官

               

                 

               

                  815日,2016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內蒙古賽區電視總決賽在呼和浩特舉行,來自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先進制造、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等六大行業領域的12家入圍企業和團隊現場展開對決。 最終,大賽決出企業組和團隊組一等獎各1名,二等獎各2名,三等獎各3名,入圍決賽而未獲得一、二、三等獎的4家企業和6個團隊獲得優秀獎,呼和浩特科技局、包頭科技局、鄂爾多斯科技局獲得大賽優秀組織獎。

               

                  八、第二屆蒙醫藥產業博覽會在通遼開幕,簽署5項科技合作協議,發布多項蒙醫藥科技成果

               

                 

               

                  816日,由通遼市政府、自治區食藥局、科技廳、衛計委、民委、內蒙古民族大學共同主辦的內蒙古第二屆蒙醫藥產業博覽會暨歐亞太平洋大學聯盟蒙藥學術高峰論壇在通遼市開幕。博覽會組織了蒙醫藥科技創新項目合作簽約儀式暨創新成果新聞發布會,現場簽署蒙醫藥科技合作協議5項;內蒙古蒙醫藥工程技術研究院、內蒙古蒙藥股份有限公司和內蒙古庫倫蒙藥有限公司現場發布了海倫膠囊、清咽利喉膠囊、保利爾膠囊、桔梗八味顆粒、阿魏八味丸、順氣補心十一味丸、明目二十五味丸、五根油丸等一批蒙藥新藥和蒙藥專利成果及獨家藥品。

               

                  九、我區266個項目獲得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817日,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公布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我區266項申報項目獲得資助,其中面上項目14項、青年基金項目35項、地區基金項目212項、優秀青年基金項目2項、重點項目2項、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1項,直接費用總金額超過1.08億元。其中,內蒙古大學的郭仁擁教授和內蒙古農業大學的孫志宏教授獲批的優秀青年基金項目,實現了我區優秀青年基金項目零的突破,標志著我區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青年科技人才得到快速成長,正在逐步成為本土領軍人才。內蒙古農業大學劉廷璽教授承擔的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是我區科學家首次獲得此類項目資助,標志著我區科研人員與國際合作研究日益增多,合作層次也在逐步提高。

               

                  十、自治區首家中藥院士工作站在呼和浩特成立

               

                 

               

                  818日,自治區首家中藥院士工作站——內蒙古黃芪藥用植物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院士專家工作站在內蒙古中醫醫院、中醫藥研究所揭牌成立。院士工作站引進中國工程院著名臨床腫瘤學家孫燕院士團隊,將圍繞野生黃芪資源開發、拯救瀕危藥用植物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開展科研工作。

               

                  

                  十一、我區10個創新項目入圍第31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決賽

               

                 

               

                  819日,第31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上海落幕。我區共有7項青少年科技創新項目和3項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項目入圍決賽。經過5天緊張的比賽,通過展臺布置、公開展示、封閉問辯等一系列競賽環節,內蒙古代表隊的選手們表現出各自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競技水平,取得優異成績。

               

                 

                  十二、內蒙古全面啟動“星創天地”試點建設和培育工作

               

                 

               

                  819日,自治區科技廳發布《關于開展“星創天地”試點建設和培育工作的通知》,按照成熟一批申報一批的原則,經過征集申報、盟市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分別確定了首批26家“星創天地”試點單位和21家“星創天地”培育單位,標志著“星創天地”試點建設和培育工作在我區全面啟動。

               

                  十三、內蒙古石墨產業發展聯盟在呼和浩特成立

               

                 

               

                  820日,由自治區政府牽頭支持,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材料工業司、自治區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廳、財政廳、國土資源廳等部門聯合支持的內蒙古石墨產業發展聯盟在呼和浩特成立。聯盟由內蒙古礦業集團發起,聯合清華大學、廈門大學、中科院、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國內41家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和石墨生產企業共同組建,旨在匯聚國內外石墨產業發展領域的優勢力量和資源,通過產研結合、產融結合,開展面向世界石墨產業科技前沿的產、學、研、用聯合攻關,進一步完善石墨產業鏈條,加快推進自治區石墨產業轉型升級。

               

                 

                  十四、“內蒙古創新方法應用推廣與示范”項目通過科技部驗收

               

                 

               

                  823-24日,由我區承擔的第三期創新方法國家專項“內蒙古創新方法應用推廣與示范”項目在呼和浩特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項目從2013年實施以來,共培育認定國家和自治區創新方法推廣應用試點單位35家,累計培育創新工程師445人,形成了以10名自治區級創新方法應用推廣咨詢師為骨干的專家隊伍。試點企業單位切實應用創新方法形成新工藝、新技術、新專利122項,申報專利156項,其中申請發明專利81項,形成新產品5項;解決技術難題102項,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總計1800萬元以上。

               

                 

                  十五、國家高分辨遙感定標場落戶包頭

               

                 

               

                  824日,國家高分辨遙感綜合定標場在包頭市北重集團試驗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今后,定標場將在為國產高分辨率遙感衛星的在軌性能評價提高定標頻次和精度,以及推動國產高分遙感數據的應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十六、阿拉善召開科技創新大會

               

                 

               

                  824日,阿拉善盟盟委、行署在阿拉善左旗召開全盟科技創新大會,深入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和全區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科技創新工作。會議隆重表彰了為阿拉善科技創新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聘任了阿拉善盟第二屆專家顧問團成員。

               

                  十七、首屆蒙商大會暨民間投資合作洽談會在包頭開幕

               

                 

               

                  825日,由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自治區工商聯、包頭市政府承辦的內蒙古首屆蒙商大會暨民間投資合作洽談會在包頭市召開。自治區科技廳共征集整理了100項科技項目在會上進行推薦,涉及農產品加工、畜牧業、林業、環保節能、生物制藥、中蒙藥研究、信息數據平臺建設、電子商務、裝備制造、新能源等重點領域。

               

                  十八、創新大講堂走進內蒙古

               

                 

               

                  825日,由自治區科技廳、金融辦、人社廳、教育廳、團委聯合支持,證券日報社、內蒙古股權交易中心、內蒙古中小企業融資促進會共同舉辦的創新大講堂走進內蒙古暨"創新轉型與資本戰略高峰論壇"在呼和浩特市舉辦。論壇特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慶、北京工商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楊徳勇等權威專家學者作主題報告,與到場企業高管、金融人士,全方位開展研討交流。

               

                  十九、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內蒙古調研草牧業科技創新情況

               

                 

               

                  829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內蒙古考察調研中國科學院與內蒙古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合作共建的草牧業試驗區。汪洋對草牧業試驗區建設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強調,補齊草牧業短板,關鍵在科技。要加強草、畜良種的研究與開發,加快良種牧草繁育基地、種畜場建設,全面提高草產業和草食畜牧業生產效率和競爭力。著力探索適應不同地區的草牧業發展技術路線,保護和恢復草原生態系統,促進草畜配套、良性循環,提高草原生態產品生產能力,實現生產與生態協調發展。加強公共服務,完善草牧業服務體系,充分發揮規?;洜I主體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快草牧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