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架一座科技與金融溝通的橋
              發布日期:2016/12/15 9:33:22
              查看次數:
              【字體:
                  科技的發展離不開金融資本的大力支持,推動科技與金融結合可以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上至國家下到地方的各個區縣,都出臺了多種政策和措施。

                  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立了以包括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航天科工集團在內的27家研發實驗服務基地,軍民融合、生物醫藥等12個領域中心,朝陽、豐臺等14個區縣工作站為主體的“小核心、大網絡”的工作體系和科技資源開放服務體系,實現了對在京高校院所企業科技資源的有效整合、高效運營和市場化服務,形成了科技資源整合促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北京模式”。

                  科技金融領域中心是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下屬的十二個領域中心之一,作為北京市科委科技金融工作的抓手,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技金融領域中心匯聚金融機構資源,與科技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對接,有效實現科技和金融的結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搭建平臺,促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

                  科技是信號源,金融是放大器,科技與金融的融合也正是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的匹配互動過程。

                  如何匹配?首先要搭平臺。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技金融領域中心與中科院研發試驗服務基地簽署合作協議,就基地成果與資本對接等工作開展合作。2015年度先后走訪調研中科院理化所、自動化所、國家納米中心、上海微系統所和光電院青島基地等京內外20余家院所,累計調研優秀科技成果項目100余項,撰寫商業計劃書20份。重點推動量子通信、準分子激光、MBR污水處理等近10個重大項目在京產業化實施。

                  2015年6月,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技金融領域中心與中科院技術轉移中心共同舉辦了“中科創賽”創業計劃大賽活動,經積極組織、籌劃,30個項目入圍決賽,7個項目獲獎,10個項目獲得投資意向,經后期的積極跟進、協調,其中3個項目已獲得投資。在北京,建立融通中科科技孵化器,初期面積5000平方米,小米手環、全瑞景、大齊科技、阿里數夢工廠等多家企業入駐。發起“中科富匯”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啟動期3000萬。目前中科院理化所“大屏幕激光顯示”“熱熔膠”兩項目均已獲得中科富匯基金注資。

                  此外,科技金融領域中心還與北方工業大學研發服務基地對接,為基地的科技小微企業和技術團隊帶來創新金融產品和機構資源。

                  科技金融專員“牽針引線”

                  為進一步擴大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技金融工作的影響力,快速形成覆蓋全平臺的工作服務體系,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于2014年開始設立科技金融專員工作子平臺。該平臺依托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的領域中心、區縣工作站、研發試驗服務基地的單位主體及重點金融機構建設“科技金融專員”工作隊伍,具體落實開展科技金融相關工作,如科技金融政策的宣傳和培訓、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推介、項目投資路演等?,F在已經形成200多人的科技金融專員隊伍。

                  科技金融專員由科技金融領域中心組織崗前業務培訓后,由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總平臺協調管理,負責總平臺內各子平臺、工作站及領域中心的科技與金融結合工作,直接對接有科技金融需求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

                  科技金融專員服務,體現“全覆蓋”,突出“零距離”,有別于科技部門傳統以咨詢和培訓為主的服務方式,以企業需求為立足點,為企業尋找合適的科技金融產品,提供量身定制的科技金融服務。通過科技金融專員的“牽針引線”,為全市科技中小企業發展狀況與金融需求調研、新政策與新產品的推廣、科技金融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等工作的開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金科匯,打造銀企線上線下交流的O2O模式

                  2014年11月,由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技金融領域中心運營的“金科匯”平臺正式上線,致力于解決銀企間信息的不對稱。金科匯平臺推出適用于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不同信貸產品,對接科技企業的投融資需求。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還可以在線申請加入“金科成長企業服務”計劃,獲得全方位、全鏈條、多層次的金融服務和咨詢服務。

                  金科匯是在北京市科委構建“首都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的大背景下,由科技金融領域中心搭建的一個開放性信息共享平臺,為企業用戶提供一個可以展示產品信息、融資和信貸申請或者投資的線上渠道,同時作為銀行的信貸部門可以將其信貸產品放在線上進行宣傳,企業用戶通過線上填報、申請貸款、銀行審核、郵件通知等流程完成線下復雜的信息收集和申請、審核等流程。

                  該平臺大幅度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做到一次提交申請材料,各家銀行根據自身產品的審核要求提取相關資料驗證即可,如需要第三方中介公司進行評估、確認、提交材料的事項,企業或銀行可以直接在線上與中介進行溝通,通過一系列的線上活動大大簡化了企業申請貸款的手續和流程。參與的企業多了,銀行的信貸產品也就會更多的被吸引過來,銀行的信貸產品豐富了,無形的競爭機制將會促進銀行辦事流程的簡化,服務態度的改善,利率的降低,這將會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最終形成這樣可以互動的良性循環使得平臺的點擊率和知名度不斷提高。

                  2015年以來,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技金融領域中心相繼又推出了“智權專項”融資擔保產品(三年有效,3000萬元以內)和“金科成長企業無憂貸”,以期解決部分孵化器內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承擔各類科技計劃的科技型企業的融資問題。

                  作為北京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金科匯目前已具備科技金融產品的信息發布、在線交互等功能。平臺可通過量化的“金科指標”,展示真實的、具有第三方評價的融資現狀, 打造科技金融的“自生態”系統。

                  “通過建設線上線下互動的綜合服務平臺,打造全鏈條、全牌照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結合創新性的信息技術,探索大數據挖掘、分析、統計和研究的新路徑,最終實現首都科技金融工作體系及相關服務業態的重構。”北京市科技金融促進會秘書長王覓時表示。

                  “前孵化”讓投資關注點“前移”

                  從科研成果到孵化項目往往還有“一厘米”的差距。如何跨越這“一厘米”的障礙?

                  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技金融領域中心成員單位“北京首都科技發展集團”(簡稱“北科集團”),探索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的“前孵化”新機制與新模式,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前孵化”創新服務集團。

                  “前孵化”是一種以加速源頭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形成未來產業為目的,以投資融服務為核心、涵蓋“創業孵化—企業成長—產業孵育”全鏈條的綜合性創新服務?!扒胺趸钡那埃饕w現在三方面:一是創新布局的前瞻性:關注國內外具有重大價值、技術尚處于應用探索研究或預先研究階段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體現新興產業孵育的戰略定力。二是投資階段的前移性:聚焦中科院、清華、北大等源頭性創新單位,投資對象由企業前移至科學家、科研團隊的重大研發項目,體現彌補市場失靈的引導作用。三是孵化服務的前置性:超越一般孵化器的企業孵化思維,以產業孵化為目標,致力于從源頭單位發掘項目,投資加速其轉化為法人實體,可以看做是孵化器的“孵化器”。

                  截至2016年7月底,北京首都科技發展集團對外認繳出資總額34億元,帶動社會資本超過200億元。實際完成對外投資超過10億元,帶動社會資本超過65億元。其中,對外投資成立“前孵化”基金8支,總投資額7.34億元,帶動社會資本42.46億元;累計對外直接投資早期重大原始創新“前孵化”項目11項,總投資額3.603億元,帶動社會資本近23億元。在實際運作中,以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為載體,北科集團與海淀區、房山區等區縣政府以及用友集團、創新工場、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主體對接,推動或參與組建了“北京用友幸福聯創投資中心”“北京創新工場創業投資中心”“北京首科開陽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中心”等一批市場化運作的投資服務平臺,實現了與社會資本的協作聯動。

                  “前孵化”投資圍繞科技成果轉化鏈條的薄弱、缺失環節建設,可以有效彌補當前我國社會資本投資偏重項目晚期,對產業創新的前瞻性布局、引導不足的局面。

                  “前孵化”投資注重發揮政府資源協調優勢,整合利用科技系統存量科技資源、政策資源、區縣空間資源、科技金融資源等,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需求,發揮政府組織協調、信用背書等粘合作用,全方位對接技術源頭單位、產業資本、區縣政府、金融資本以及產業鏈上游材料、開發機構、下游應用廠商等主體,打通“創新鏈—產業鏈”服務鏈條,打造“前孵化”創新生態服務體系。

                  盡心竭力,讓橋梁更牢固更暢通

                  成果是卓著的,但科技金融領域中心并沒有滿足于此。他們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

                  在業務拓展方面,與金融機構合力構建科技金融保障新體系,由于科技型小微企業存在技術發展的風險性、市場開拓的不確定性等特點,僅僅靠商業銀行單方面力量還不夠。因此,促進會不斷加強與融資租賃公司、風險投資基金和上市服務中介等機構的合作,綜合運用“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或“投行+商行”等方式,支持科技企業的健康成長和持續發展。

                  在開展區域合作方面,促進會將堅持以“科技金融產品包”的形式,將在京金融資源進行打包后,由合作方在當地區域負責對接企業工作,領域中心將專注于“頂層設計”,即協調金融機構對金融產品與科技企業的適應性進行調整,并協助金融機構對科技項目進行評估。

                  在領域交叉融合方面,不搞“運動式”的活動,而是以協議形式將金融產品的推廣變成常態化的服務工作,使各類活動、論壇常態化和固定化,最終希望能在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內各子平臺、基地、領域中心能建立具備鮮明地域或行業特點的科技金融產品體系,并利用總平臺進行協調和推廣。

                  在業務定位方面,將領域中心科技金融產品服務整體前移,優先支持創新創業的產業化前期項目,促進會經組織專門人員負責此類項目,并要求負責人員熟悉初創期項目的基本規律和特點,能為雙創項目提供有效的科技金融服務。

                  在人員與組織方面,在大力推行科技金融專員制度的基礎上,堅持專人化服務,即專人為固定企業的全系統服務體系,主要強調“門對門和手拉手”的精準服務,為科技企業訂制符合其特點金融工作規劃,并予以知道和實施。在項目選擇上,以北京市各項科技政策為指導和依據,重點支持和扶持各類科技政策支持的科技項目,放大科技政策的引導效應。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