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第五屆內蒙古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暨內蒙古創新方法推廣應用聯盟成立大會在呼和浩特召開。自治區科技廳副巡視員云濤、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處長沈文京出席會議并講話。論壇由自治區科技廳條件財務處處長黃彥斌主持,來自浙江、陜西、新疆等省區的創新方法工作負責人,以及全區110家科技型企業的高管團隊共計280余人參加了論壇。
會上,云濤和沈文京一同為內蒙古自治區創新方法推廣應用聯盟揭牌。自治區發改委、經信委、教育廳、科協等部門相關負責同志出席聯盟揭牌儀式。
云濤在講話中指出,自2010年內蒙古被列為全國創新方法推廣應用試點地區以來,自治區全面啟動創新方法推廣應用工作,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推廣應用服務體系,建設了研究、推廣、應用、實訓等四大平臺,出臺了《加快創新方法推廣應用的若干意見》,開展了3批共87家試點企業推廣應用工作,幫助伊利集團、包頭稀土研究院等為代表的大型企業和院所,以及中環光伏、賽科星等行業代表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人員學習掌握創新方法工具,為企業培養了286名國家創新工程師,幫助企業解決了技術難題400多個,產生了4000多個解決方案、180多個應用案例,累計產生專利429項,其中發明專利54項,累計產生經濟效益1.5億元,極大提高了我區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沈文京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將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圍繞中央的戰略部署,會同相關部門繼續深入推動創新方法工作向縱深發展,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科研機構的創新能力提升:一是要加強創新方法工具的開發,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協等相關部門繼續通過方法專項布局對創新方法新工具、新產品的研發投入;二是支持創新方法區域創新基地的服務能力提升,研究建立國家級的創新方法推廣應用服務中心或聯盟,形成一種政產學研相結合的推廣應用服務體系,提高為企業和科研機構服務的能力;三是支持創新方法在重點行業、關鍵領域以及創新企業的創新方法應用推廣的案例總結,形成一些可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案例,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四是要加強創新方法的人才培訓,“十三五”期間重點培養1萬名企業創新工程師、創新咨詢師和創新培訓師,形成聲勢浩大的創新方法推廣應用服務人才隊伍;五是要進一步發揮創新方法專業機構的作用,通過后補助機制來激勵和引導專業機構為企業提供專業化創新方法服務。
據悉,內蒙古自治區創新方法推廣應用聯盟是由自治區高等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務機構、產業園區、自治區內運用創新方法的骨干企業按照“自愿、平等、開放、協同”的原則發起成立的非營利性專業社會組織。以“整合資源、縱深發展、聯合創新、合作共贏”為宗旨,致力于服務自治區創新建設、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利用。
1月13日,聯盟召開了籌備會和會員大會,并選舉內蒙古生產力促進中心、內蒙古工業大學、伊利集團、一機集團、中國農科院呼和浩特分院等20家企事業單位為第一屆聯盟理事單位。經聯盟第一屆理事會全體成員審議,聘請內蒙古自治區生產力促進中心馬德慶為聯盟第一屆理事長,聘請長青、李樂飛、檀潤華、林岳等10人為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聯盟成立后將建立創新方法人才培養機制,定期為聯盟企業科技研發人員開展創新方法培訓,為企業培養一批創新方法應用骨干。同時,聯盟單位將共享專家資源和科技開發資源,構建創新方法應用咨詢導師庫,建立聯盟信息定期交流和合作機制,真正實現資源共享。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