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自治區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服務窗口作用,扎實開展知識產權舉報投訴和維權援助工作,為營造良好的創新與發展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1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體系初步形成
近年來,在全區范圍先后批復設立了5家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分中心,初步構建起全區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體系;同時,不斷強化與工商、版權、公安等相關部門的橫向協調與協作,進一步加強“自治區、盟市、市場”三級的縱向知識產權維權服務工作體系建設,通過打造快捷、專業的服務通道,逐步提升維權援助工作成效。
2維權援助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充分利用中介機構、大學院所、社會團體等各方社會資源,建設了由100多位知識產權專家、律師組成的維權援助合作專家庫和60多名學生組成的知識產權青年志愿者隊伍。定期深入大學、工業園區進行公益宣傳,并受行政部門委托依法開展專利侵權判定工作。
3維權執法與咨詢服務力度加大
開通維權援助與投訴舉報熱線12330,在線受理知識產權投訴舉報,組織開展行政執法專項檢查以及專利糾紛調解。同時,積極深入各類科技展會,現場開展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咨詢與服務工作。截至目前, 12330投訴舉報與維權援助中心已累計接收來電、來訪咨詢和投訴15213余次,接受維權援助與舉報投訴案件420余件,移交案件172起,配合地方知識產權局調解專利侵權糾紛案件20余件。
4宣傳導向作用成效顯著
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通過“12330”網站和維權援助微信公眾號,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優質服務,上傳法律法規、知識產權相關案例300余條。截止目前,累計瀏覽量達到15萬余次,實現了網絡知識產權維權。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