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趙靜)8月5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推進標準化工作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到2016年底,內蒙古將初步構建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工業、現代農牧業、服務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4大標準體系。
據悉,《行動計劃》全面規劃了2014—2016年內蒙古標準化工作的藍圖。經過三年努力,內蒙古力爭制定、修訂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960項以上。地方標準制定、修訂數量在目前全國排名第27位的基礎上,提升到前20位;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的數量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力爭建立3個重點工業產業集群標準化示范項目,創建15個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每年在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10個以上,在建自治區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20個以上,每年在建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10個以上,在建自治區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15個以上。開展5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的地理標志產品累計達到25個,國家農業部認證的地理標志產品累計達到100個;建立能滿足社會需求的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組建一支熟悉標準化管理與技術、掌握行業發展最新動態的高素質標準化人才隊伍;全社會標準化意識明顯提高。
此外,《行動計劃》結合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任務,加快現代煤化工、清潔能源利用、有色金屬深加工、裝備制造關鍵技術、蒙醫、旅游、物流、政務服務、社區服務等標準化建設工作,進一步提升工業優勢行業標準化水平,加快現代農牧業標準化進程,拓展服務業標準化領域,推進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其中,特別提出要完善稀土、羊絨制品、政務服務、消防標準體系,重點建設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標準體系,基本建立環境保護、地方藥品標準體系,初步形成清潔能源開發與利用、現代化煤化工、有色金屬深加工、裝備制造關鍵技術等重要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