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自治區重大科技項目運行的主要指標繼續向好。截至2014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共實施108項重大科技項目,其中2013年新上重大項目8項,延續項目7項。
項目分布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重大科技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和《內蒙古自治區重大科技項目管理流程》,自治區科技廳近日針對2010~2013年度立項的重大項目的執行情況進行中期監理。2010~2013年共立項56個重大項目,其中1個項目已撤消, 19個項目已驗收,實際監理的36個重大項目中,呼和浩特市4個,包頭市8個,巴彥淖爾市2個、烏蘭察布市2個,通遼市1個,直屬研究機構19個。分布在10個領域,其中清潔能源11個,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5個,裝備制造4個,生物技術與中蒙藥4個,新材料4個,信息3個,節能環保2個、人口健康、生態、能力建設各1個。
培養和引進人才 在此次執行情況監理的36個重大項目中,共有934名科技人員參與了重大項目的研究開發工作,其中中高級職稱科技人員占76.23%;博士、碩士學歷的科技人員占47.32%;同時,有90名學科帶頭人作為項目主持人或技術骨干參與了重大科技項目。通過重大項目的實施,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60人,其中博士40人。
項目成果 2013年12月~2014年5月,36個重大項目取得新產品1個、新技術4個、新材料1個、新工藝2個、自主研發項目2項;發表論文14篇,其中SCI收錄3篇;申請國內專利數12項,申請國內發明專利數8項,獲國內專利數4項;研制行業標準2個,成果應用數1項。
36個重大項目執行期累計取得的新產品63項、新技術29項、新材料14項、新工藝33項、新裝置28項、計算機軟件13項;自主研發項目25項、引進項目3項;發表論文240篇、其中SCI收錄23篇、EI收錄15篇、出版專著131萬字;申請國內專利196項,其中發明專利69項,申請國外專利3項,其中國外發明專利3項,獲國內專利數45項,其中發明專利20項,獲國外專利授權1項,其中發明專利1項;研制國際標準2個、研制國家標準9個、研制行業標準26個,完成國際標準1個,完成國家標準4個,完成行業標準12個;總結的技術模式30項、管理模式15項、成果應用數83項,成果轉讓數5項,成果轉讓收入85萬元;獲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其它獎勵13項。通過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取得了大量重大科技成果。部分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據統計(截至5月),正在執行中的重大科技項目主要成果有2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有6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11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有4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有3項填補國內空白。
經濟效益 截止到2014年5月,36項重大項目實際應用或轉化重大科技成果83項,累計實現總產值319052萬元,新增產值90736萬元,新增利潤44168萬元,新增稅金1227萬元,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