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通遼市科技局組織有關專家對奈曼旗生產力促進中心承擔的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奈曼旗沙地生態農牧業試驗示范”中青貯玉米項目進行了現場測產。專家組考察了通遼市奈曼旗東明鎮青貯玉米試驗地,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咨詢,并在青貯玉米試驗地對“金嶺27、金嶺418”滲灌技術試驗區、膜下滴灌條件下進行隨機取樣測產。測試結果顯示,金嶺27屬晚熟通用型青貯玉米品種,滲灌技術試驗區的鮮草產量約為每公頃98.30噸,約為每畝6.55噸。金嶺27在膜下滴灌技術試驗區的鮮草產量約為每公頃77.33噸,約為每畝5.16噸。金嶺418屬于糧飼兼用型玉米品種,膜下滴灌條件下鮮草產量約為每公頃96.80噸。 金嶺418未在滲灌技術試驗狀況下取樣測試。由于奈曼旗東明鎮地處沙地,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受氣候、積溫天數和日照長短等方面影響相對較多,但在滲灌或滴灌條件下鮮草產量均達到相應正常指標,可以為我市奈曼旗種養殖及畜牧發展提供參考依據。同時,本次對青貯玉米進行測產為該市加大青貯飼料推廣力度,提升青貯飼料推廣科技含量,豐富和完善青貯飼料科技數據和資料儲備奠定了科技基礎,為該市在水資源匱乏、農牧交錯、沙地為主的地區大力發展飼用玉米種養加儲一體化模式、創新發展現代農牧業提供了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