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陰文娟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農牧業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因地制宜,結合我市實際,積極推進農牧業結構調整,加大農牧業科技創新力度,加快農牧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實現了農牧業增產增效和農牧民增收,為全市農村牧區小康社會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日前,記者就發展現代農牧業,推動農牧業適度規模經營等方面問題采訪了市農牧業局局長劉鳳武。 問:我市發展現代農牧業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我市發展現代農牧業的基本思路是按照中央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和走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中央1號文件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積極推進市委、市政府深化改革和農村牧區“8511521113”工程等重點工作。著力打造玉米、肉牛和特色綠色農畜產品等主導產業,推動通遼市現代農牧業健康持續發展。 問:我市發展現代農牧業的主要做法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我們主要在以下幾方面推動我市現代農牧業發展:一是以科技為先導,推進現代種養業適用技術集成應用。在種植業方面:全面推廣玉米種植“一增四改”技術,“八個統一”的管理模式,推動 “四項關鍵技術”100%到位等集成應用。今年,我市共計完成國家糧油作物高產創建項目示范區75個,總面積81.82萬畝;新建節水高產高效糧食功能區170.1萬畝,總面積達到了651.17萬畝,其中玉米膜下滴灌種植面積79.9萬畝。在畜牧業方面:以抓基礎母畜為重點,著力推進擴繁母?!叭f千百十”示范工程,在擴大規模的同時提升肉牛質量;加強牲畜種源建設,提高優質良種供種能力,扎實推進家畜改良,全市年完成牛冷配65萬頭以上。二是創新農牧業經營體制,推進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牧場、專業化合作社和農牧業企業,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牧區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三是著力推動農牧業標準化生產進程,穩步提高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今年制定了玉米、肉牛等九個優勢特色產業標準化生產體系,建立了21個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四是大力宣傳,打造綠色科爾沁農畜產品品牌。今年我市組織100余家農牧業產業化企業,千余種產品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屆綠色農畜產品博覽會”,并分別在呼市、北京舉辦通遼綠色農畜產品博覽會,展示我市農牧業科研成果。注重“人文化、品牌化、國際化”特色,突出我市農牧業產業化龍頭骨干企業和優勢特色產品,提升我市綠色農畜產品影響力和美譽度。五是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2014年,我市8個旗縣市區實施了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健全了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完善了農機推廣五項制度,建立起“專家+技術指導員+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技術推廣模式,通過技術員包村聯戶機制,提高科技成果入戶率和覆蓋率。 通過這樣的努力我們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今年我市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實現“十一連增”,總產達到234億斤。畜牧業生產持續健康發展,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2014年牧業年度,全市牲畜存欄達2091萬頭只。全市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96家,其中農畜產品加工企業156家,預計2014年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30億元,同比增長10%,增加值110億元,增長9%,轉化玉米90億斤。全市農牧業部門監測的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3199個,成員總數69216人,帶動非成員136533戶。農機化綜合水平穩步提升,農機總動力達636萬千瓦,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3%,比上年增加4個百分點。今年全市舉辦農牧業科技培訓班6358場次,發放技術資料200萬余冊,培訓農牧民79.89萬人次,農牧民科學種養水平不斷提高。 問:目前如何進一步推進農牧業適度規模經營? 答: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我市將進一步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合理確定土地經營規模,規范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加強對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在政策、技術、資金等方面的扶持。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鞏固鄉鎮涉農公共服務機構基礎條件建設成果。鼓勵農技推廣、動植物防疫、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圍繞發展農牧業適度規模經營拓展服務范圍,以此更好地推進農牧業適度規模經營。 問:下一步,我市將如何進一步推進現代農牧業發展? 答:我市將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全力打造國家重要綠色優質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推廣標準化生產,不斷健全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提升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注重特色品牌打造,積極發展“三品一標”產品。繼續實施“8511521113”農牧業重點工程,力爭完成工程各項目標任務。注重經營體制創新,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涉農企業重點從事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農戶和農民合作社發展規模經營。引導工商資本發展良種種苗繁育、高標準設施農業、規?;B殖等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開發農村“四荒”資源發展多種經營。支持農業企業與農戶、農民合作社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合理分工、互利共贏,不斷提高農牧業機械化水平,希望通過這樣的做法,將我市現代農牧業的步伐邁得更堅實。 |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