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現場
23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工商系統創新監管方式提升執法效能理論研討會在呼和浩特召開。記者在會上獲悉,自今年3月1日起實施注冊資本登記制度以來,自治區工商部門采取了一系列“寬進”舉措,激發了市場活力,今年3月到11月,全區新登記各類企業41195戶,同比增長91.38%。
據介紹,注冊資本登記制度實施后,全區各工商部門放寬了注冊資本登記條件,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取消了最低注冊資本限制;簡化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進一步放寬了登記條件;推進前置審批制度改革,將“先證后照”逐步改為“先照后證”,讓有創業意愿的群眾更加便捷地領到市場主體“身份證”;試行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改革,大幅減少群眾創業的辦事流程、時間和成本;將年檢照制度改為年報公示制度,構建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體系;開發電子營業執照,促進全程電子化登記和監管。
相關統計顯示,一系列的“寬進”舉措催生了發展動力。今年3月到11月,全區新增注冊資本(金)2291.63億元,同比增長103.47%;新增從業人員30萬人,同比增長37.2%。截止到11月底,全區市場主體發展到149.82萬戶,同比增長14.5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注冊資本總額2.08萬億元,同比增長20.01%;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508.08萬人,同比去年新增81.19萬人,同比增長19.02%。市場主體增長戶數、注冊資本(金)增長額度、吸納就業人員人數三項指標,均創自治區歷史新高。
目前,全國平均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476戶,內蒙古自治區已達到599戶。通過“寬進”舉措,很好地解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動力、和競爭力問題,場環境持續優化,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市場開展經營活動,“掀起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