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知識產權法院很忙 專利成為企業防御和進攻的必備武器
              發布日期:2015/1/7 9:46:44
              查看次數:
              【字體:

               

                  繼北京、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成立后,20141228日,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正式掛牌成立。至此,我國首批設立的3家知識產權法院均已掛牌成立。其中,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建院一個月內共受理案件221件。這些案件中,行政案件比重較大,占收案總數的63%,尤其是商標行政案件呈現出逐日遞增的趨勢;技術類案件比例高,收案中涉及專利、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的技術類案件共102件,占收案總數的47%;涉外案件多、涉外省市當事人案件多,收案中涉外(包括涉港、澳、臺)案件共79件,占36%。

               

                  2014年底,家電行業上演了一場專利口水戰。

               

                  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點燃這場論戰的導火索:“昨天我在網上看了一篇文章說,小米和美的合作了,董明珠有點急。我急什么?美的偷格力的專利,法院判他賠我兩百萬,兩個騙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團?!?/SPAN>

               

                  隨后,雷軍回應:“心中無敵,便無敵于天下……”

               

                  回應雖高調,但事實上,小米不久前確遭到 “打擊”。由于侵犯了愛立信的專利,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裁定,并下發了禁令,禁止小米在印度銷售和進口手機。

               

                  同期的另一事件是,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迎來“開門第一案”。

               

                  以知識產權為中心的論戰或糾紛或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階段的常態。中國企業該如何應對?

               

                  知識產權案件數量或將持續增長

               

                  2014116日,我國首個知識產權法庭在北京揭牌。截至125日,該院共受理案件221件,其中一審案件219件,二審案件2件。一審案件中,知產行政類案件138件,均為專利、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其中專利行政案件52件,商標行政案件86件;知產民事類案件81件,其中侵犯專利權案件45件、計算機軟件案件4件、技術秘密案件1件,涉及馳名商標案件1件。目前,上述案件已陸續進入實體審理程序。

               

                  該院發布的信息顯示,這些案件呈現出幾大特點:一是行政案件比重大,該類案件占收案總數的63%,尤其是商標行政案件呈現出逐日遞增的趨勢。

               

                  二是技術類案件占比較高,收案中涉及專利、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的技術類案件共102件,占收案總數的47%,涵蓋醫藥、機械、電子、自動化、計算機等多個領域,所涉技術領域新、范圍廣。

               

                  三是案件社會影響大、關注度高。例如商標行政案件中涉及到“微信”商標、“莫言”商標,商標侵權案件中的“陌陌”商標侵權糾紛案,華為公司與中興通訊公司專利無效行政糾紛案等等,均受到社會和相關行業的廣泛關注,裁判結果也會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

               

                   四是涉外案件多、涉外省市當事人案件多也是受案的一大特征。收案中涉外(包括涉港、澳、臺)案件共79件,占36%;涉及外省市當事人案件158件,占72%。后續審理工作中,包括送達、保全、傳喚、宣判等諸多程序環節的審理成本都會相應增加。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判第二庭庭長張曉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些案件大致分為一般類和確權類,其中有針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上訴的,也有因授權、確權裁決不服的,基本上圍繞是否授權、權利有效性展開。

               

                  從知識產權專門法院成立前北京全市法院相關案件數量來看,2013年共審結知識產權案件15628件,約占全國法院同類案件的13%,其中知產行政案件占全國法院的96%以上。今年110月,全市法院已受理知識產權案件23176件,其中三個中院受理11541件,同比上升了180%。

               

                  以三個中院此前受理案件數量和年均增長率為基礎,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未來七、八年內每年收案量都不會低于15000件,而且其中絕大部分是一審普通程序案件。

               

                  專利是防御和進攻的武器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1216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3年全世界創新者共提交了約257萬件專利申請,比2012年增長了9%。2013年,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增長26.4%,居全球第一。該報告評論稱,全球專利年申請量2013年繼續延續強勁的增長勢頭,并以中國兩位數增長為支撐。

               

                  知識產權的價值日益凸顯。近兩年,互聯網科技公司圍繞專利產生了一系列里程碑性質的事件:北電6000件專利組合拍得45億美元,緊接著Google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補充自己的專利庫,微軟更是以125萬美元每項的單價收購AOL800多項專利。

               

                  這一系列的事件都表明專利擁有自己的專利組合,公司面臨競爭時能夠顯得更加從容,面對收購時也更有籌碼提高交易價格。

               

                  相應的,隨著專利越來越多,侵權事件也增多。北京市律協專利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謝冠斌就曾對媒體表示,拿手機行業為例,外觀設計、實用新型、發明等都會申請專利,一個手機產品里可能會有幾萬個專利,專利就越來越多,所以這種情況下,侵犯別人專利權的可能性及概率就加大了。

               

                  專利成為企業防御和進攻的必備武器。以小米為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查詢系統顯示,截至20141221日,在專利檢索總量方面,小米共有1489項,蘋果可檢索的專利數量為2761項;在發明授權數方面,蘋果已獲得專利授權的數量是小米的48倍;在外觀設計專利上,蘋果擁有的專利將近小米的4.5倍。

               

                  中國社科院知識產權中心的專家撰文指出,小米并沒有足夠的知識產權與其他智能機制造商達成專利交叉授權協議,這已經讓小米的未來之路充滿了不確定性??梢哉f,其面臨的各種糾紛、訴訟和指責只是風險爆發的開始。

               

                  事實上,除了小米外,中國還有大量的科技企業,存在成立時間短,專利儲備不夠的問題。如何讓小米公司以及類似小米公司的企業化解風險,不倒在專利糾紛的腳下,是一個亟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將知識產權戰略視為安身立命之本

               

                  對此,張曉津表示,最重要的還是牢固樹立專利保護意識,將知識產權戰略提升到安身立命之本的高度,并貫徹到創造、保護、運用的全過程。

               

                  具體說來,在權利形成階段,注意分清權屬,牢固樹立保密意識,保護好成果發明的創新性、新穎性??赏ㄟ^合同完成與研發人員在發明人、專利權上的約定,規范管理,謹慎開具相關證明,要求員工嚴守商業機密,防止被不當轉移或搶先注冊。

               

                  在保護階段,要加強監控,持續跟進,熟練掌握各技術成果、研發專利進展狀況,防止侵權發生。另外,也應自覺避免侵犯他人利益,比如,在項目開局時進行全面調研,避免重復研究,同時減少資源浪費。

               

                  運用上,牢固樹立證據留存意識,建議采用書面合同明確權利義務關系,這樣,一旦糾紛發生,有助于法官了解事實,減少不利局面帶來的損耗。

               

                  中國社科院知識產權中心的上述專家則強調,企業必須對知識產權更加重視并有所積累,長期投入研發資金和專業團隊,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研發投入的高低是公認的評價一個公司的創新能力的因素之一。據歐盟公布的2013年全球2000家公司的研發投入排行榜顯示,2013年蘋果公司的研發投入為35億美元,三星研發投入為112億美元,達到了蘋果的3倍,位居全球第二。蘋果的研發投入占到其利潤的十分之一,而三星則占到了三分之一。Google和微軟對研發的投入也和三星相近。研發投入的“大手筆”,正是保障這些公司長期穩健發展的基石。

               

                  在專家看來,如果沒有研發投入保障持續的創新能力,一個公司的倒下速度將比它崛起的速度更快。雖然各個公司、各個國家表面上拼的是專利,但是,專利背后代表的產品創新才是其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點擊下載:

               

              本篇文章來源于中國科技網 www.wokeji.com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