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內蒙古:煤制油氣力挺清潔能源輸出
              發布日期:2015/2/13 14:36:34
              查看次數:
              【字體:

               

                  剛剛過去的一年,對于內蒙古能源產業來說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 

                這一年,能源產業一方面面臨著需求不足、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復雜形勢。另一方面,煤炭資源高效清潔利用取得重大進展, 個煤制天然氣、煤制油項目取得國家路條,重大煤制天然氣項目相繼投產,運行良好。

               

                煤制油氣項目的重大進展,標志著我區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建設和現代煤化工基地建設取得新的突破,有利于改變自治區“一煤獨大”的產業格局,將進一步提升我區煤化工產業層次,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同時在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保民生等方面進一步發揮作用。

               

                向粗放說不

               

                煤炭加速“變臉”

               

                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年產4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及天然氣液化項目日前投產并安全運行。它是匯能煤電集團年產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及12億立方米天然氣液化項目的第一條生產線,標志著鄂爾多斯市對京津冀魯供氣的閥門已經打開,成為拉動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引擎。

               

                我區煤炭資源豐富,水煤資源組合條件和產業基礎較好,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要的現代煤化工生產示范基地。我區煤種齊全,西部鄂爾多斯區域的煤質適用于各種煤氣化技術,東部呼倫貝爾市、通遼市、錫林郭勒盟褐煤含水量高,適合就地轉化加工。2014年全區原煤產量9.8億噸,在保障國家煤炭外調需求前提下,有條件發展現代煤化工,實現清潔能源輸出。

               

                我區作為資源型地區,能源發展方式相對粗放,產業鏈短、附加值低,產業結構積累了諸多矛盾和問題。一方面需要優化煤炭利用方式和能源結構,由煤炭生產與原煤輸出為主向煤炭轉化與清潔能源輸出為主轉變。另一方面需要抓住國內石化產品出現結構性短缺、能源消費地對清潔能源需求量大增的機遇,加快煤炭資源高效清潔利用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能源開發局局長李杰翔說,煤制天然氣、煤制油項目的實施,對于拉動當地經濟增長、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年初考察我區時指出,要發揮比較優勢,把資源型產業發展的重點放在資源轉化增值上,改變挖煤賣煤、挖土賣土的粗放型資源開發模式。要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產業精深加工度,把資源轉化增值這篇文章做好。而發展煤炭深加工循環經濟產業鏈,平均比單純輸出煤和電增值6-10倍,可以實現煤的多級利用。

               

                “與此同時,將煤炭的多級利用與我區優勢特色產業融合,有利于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就地增值轉化與清潔能源輸出。促進產業集聚和產業升級,是我區轉方式、調結構的有效途徑和必然選擇。”李杰翔表示。

               

                自治區政府研究室工交財貿處處長洪冬梅認為,推進煤制氣、煤制油產業化示范,將單純供煤轉變為提供油氣等清潔能源,有利于增加國產油氣保障能力,降低對外依存度,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戰略需要,也是應對國外油氣資源控制和平抑國際油氣價格的重要措施?!皩崿F煤炭的就地轉化,還有利于減少大氣污染,綠色環保。”

               

                此外,實現煤炭的潔凈利用,能夠放大相關產業就業的乘數效應。業內人士認為,我區資源豐富,但欠發達的區情并沒有根本改變,產業層次、技術含量、企業結構、充分就業、居民收入等與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這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區煤炭加工度低,吸納就業能力有限。而發展煤炭深加工循環經濟產業鏈,能夠使相關產業就業的乘數效應更大。

               

                多種因素疊加,我區煤炭加速“變臉”。

               

                立足轉型升級

               

                清潔能源成主打

               

                “神華煤直接液化項目一線運行良好,已經通過國家能源局最嚴格的排放標準和安全運行監測?!敝袊袢A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舒歌平介紹說。

               

                這一世界上首條、也是目前唯一一條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商業化生產線,就在鄂爾多斯建設。

               

                不僅是神華煤直接液化項目,我區創造了好幾項煤制天然氣、煤制油國內第一:伊泰年產16萬噸煤制油項目是我國“十一五”煤化工示范項目中首個達產的項目,也是國內煤炭間接液化完全自主技術產業化的第一條生產線,已經實現滿負荷穩定運行;大唐克什克騰旗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是中國首個天然氣示范項目,一期已成功投運。每天向北京供天然氣260萬立方米,北京市民廚房中每3方天然氣就有1方來自赤峰;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年產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及12億立方米天然氣液化項目,是國家發改委核準的第一個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煤制天然氣項目。

               

                這些第一的背后,是國家對于內蒙古的戰略定位和自治區自身發展的現實選擇。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將我區定位為國家重點的能源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要求我區在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方面承擔更大的責任和義務。

               

                2012年以來,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區出現了持續的大范圍霧霾天氣,國家明確提出要加快削減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原煤消耗量和汽車有害尾氣排放量,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我區及時調整能源輸出結構,減少原煤輸出量,增加電力、油氣等清潔能源的輸出。

               

                為此,自治區黨委提出了“8337”發展思路,把內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務華北、面向全國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煤化工生產示范基地。

               

                走進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煤化工園區,映入眼簾的是現代化的花園式廠房。據該集團煤制天然氣項目總經理劉建強介紹,項目生產出甲烷含量達96.4%99.17%的高純度煤制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技術在同行業內達到了5個示范,即水煤漿氣化技術應用示范、甲烷合成技術創新示范、空分裝置大型化示范、液化天然氣示范和節能、環保示范。

               

                據自治區發改委能源開發局統計顯示:目前,我區獲得國家核準和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煤制天然氣項目總規模達336億立方米,其中已建成項目規模17.3億立方米,在建項目規模38.7億立方米。國家已批復和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煤制油項目總規模540萬噸,其中已建成煤制油規模124萬噸。

               

                地下走長龍,氣送京津冀已成為現實。

               

                市場需求旺

               

                添油加氣正當時

               

                煤炭轉化清潔能源有利于穩增長、惠民生,是實現富民強區的重要途徑。新的一年對于我區來說,煤制天然氣、煤制油建設需要正視新常態帶來的挑戰,搶抓新常態蘊含的機遇。

               

                李杰翔告訴記者,從國內能源需求結構看,我國缺油少氣多霾的局面近期內不會改變,“霧霾”的治理需要清潔能源,需要控煤、添油、加氣,立足國內、自主自給是長期堅定不移的發展戰略,而煤電、煤制油、煤制氣是保障能源安全戰略的主要產品和技術手段。從能源發展方式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綠色、低碳、循環新方式”,要求能源發展必須更加科學更加理性,以改善用能方式帶動能源結構優化,以提高用能效率發展清潔低碳能源將成為能源革命的主要途徑。

               

                “因此,全國能源需求增速雖然放緩,但需求總量會增加,需求結構會優化,需求方式會改善。這對于我區來說,意味著新的機遇?!崩罱芟璞硎尽?/SPAN>

               

                與此同時,經過全力爭取和積極參與,我區能源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能源局于2014年初出臺了《服務內蒙古能源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自治區在全國能源大局當中的發展定位和重要作用。這對于我區煤制天然氣、煤制油建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我區加緊推動煤制天然氣、煤制油項目建設。2013年以來,新蒙能源鄂爾多斯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示范項目、準格爾旗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內蒙古華星新能源有限公司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內蒙古興安盟煤化電熱一體化示范項目和內蒙古伊泰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等5個煤制天然氣、煤制油項目陸續獲得國家同意開展前期工作。這些項目規模達28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和200萬噸煤制油,其中,煤制天然氣預計2017年起向京津冀等地區供應清潔燃料,伊泰年產200萬噸煤制油項目預計2017年建成投產。

               

                油氣管網的打通,為我區煤制天然氣、煤制油項目建設注入了動力。國家已核準陜京四線開工建設,同意蒙西至天津、蒙西至河北、興安盟至吉林輸氣管網開展前期工作,項目建成后新增外送輸氣能力980億立方米。在完善呼包鄂輸油管網基礎上,我區積極籌劃油品外輸管道建設,組建了內蒙古油氣管道公司,與相關企業合作,為產油企業搭建了輸送平臺。配合國家推進中俄原油管道二期工程和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工程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途經內蒙古的中俄原油管道一線、二線工程及寧夏—烏海輸油工程,共計輸油能力達3000萬噸以上。

               

                與其它省區簽約,為我區煤制天然氣產出提供了寬廣的“出路”。目前,東北三省、京津冀、湖北、湖南等省市與我區簽訂煤制天然氣的協議規模已達300億立方米。

               

                目前,5個獲得國家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煤制天然氣、煤制油項目正在有序推進。記者從自治區發改委能源開發局獲悉,各項目可研報告全部完成修訂,項目核準相關支持性文件大部分已取得批復,爭取2015年獲得核準并開工建設。

               

                重任在肩,時不我待。我區煤制天然氣、煤制油項目發展迸發出強大動力,努力在打造北疆亮麗風景線中貢獻更大力量。(記者 戴宏)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