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牧人 冬去春來,萬物復蘇,但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沒有絲毫消退,“三期疊加”的巨大壓力依然橫亙在我們面前。 如何在新常態下搶抓機遇,實現通遼經濟穩中有進,考驗著通遼決策者的智慧和勇氣。 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更加注重調結構轉方式,加快推進轉型發展、科學發展、率先發展…… 市委思路清晰、目標明確,穩增長、調結構迫在眉睫、時不我待! 2014年12月18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提早部署我市2015年經濟工作,研究審議了我市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行動計劃,對全市經濟社會重點工作進行了細化、量化和具體化。 《通遼市2015年鋁工業新材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通遼市2015年蒙醫蒙藥發展行動計劃》《通遼市2015年玉米生物科技產業發展行動計劃》《通遼市2015年800萬畝節水高產高效糧食功能區建設行動計劃》《通遼市2015年肉牛產業發展行動計劃》《通遼市2015年農牧業標準化體系建設行動計劃》《通遼市2015年對外開放行動計劃》《通遼市2015年物流業發展行動計劃》……一項項措施有力、任務明確的行動計劃相繼出臺,為我市穩增長、調結構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提供了路徑遵循。 調結構 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我市產業發展已進入深度調整、加快轉型的關鍵階段,面對“冷”“熱”并存、“危”“機”同在的復雜形勢。 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增創地區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我市的主攻方向和目標追求。 圍繞這一目標,我市以推動三大產業集群向中高端水平邁進為重要工作抓手,制定了一項項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 《通遼市2015年鋁工業新材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圍繞“三大產業集群”建設,安排部署了2015年全市鋁工業新材料產業的任務目標,全市鋁工業新材料產業將加強與原材料工業融合發展,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轉化創新,著力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層次,推動產業由初級加工向終端制造轉變。通過強化園區建設、強化要素保障、強化產業延伸、強化創新驅動、強化融資服務、強化考核督查“六個強化”,力爭全年新增鋁工業新材料產能80萬噸,新增產品40個,實現產值670億元。 《通遼市2015年玉米生物科技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突出玉米全株全產業鏈建設,著力推動玉米深加工由加工型向制造型轉變、由制造一般產品向制造品牌產品轉變、由原料基地的松散型運行向緊密型合作運行轉變、由單純的壯大企業規模向提高核心競爭力方向轉變。全年新增2萬噸赤蘚糖醇、1萬噸零卡糖、3萬噸黃原膠的產能,新增玉米生物產業鏈5條、玉米生物產品30個,實現產值420億元。 《通遼市2015年蒙醫蒙藥發展行動計劃》深入貫徹落實《通遼市關于進一步扶持和促進我市蒙醫藥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建立和完善蒙醫藥健康服務體系、蒙醫藥人才培養體系、蒙醫藥科研創新體系、蒙藥產業體系、蒙醫藥標準體系,實現“立足國內、面向國際,實現蒙醫蒙藥現代化”的奮斗目標。 我市深度調整、加快轉型的步伐已經邁出,轉方式調結構已成為全市經濟工作的著力點, 在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下,“三大產業集群”的支撐作用必將進一步凸顯,地區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必將進一步增強。 轉方式 加快發展現代農牧業 我市是傳統農牧業大市,2015年,如何貫徹落實好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不斷深化農村牧區改革,提高農牧民收入,推進我市向農牧業強市跨越? 這是市委高度關心、關注,并不斷思考和探討的課題。 加快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進一步深化農村牧區改革,多渠道增加農牧民收入,走好生態節水、科技高產、產品安全、循環發展的現代農牧業發展道路; 全力打造南四旗綠色產業經濟帶,加快推進農畜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抓好農畜產品加工轉化,大力發展有機農牧業,打響科爾沁有機農畜產品品牌; 大力發展生態草業,爭做牧區改革發展的“先行者”“領路人”,為加快實現牧區現代化發展趟出新路子、創造新經驗…… 一項項科學決策,彰顯著市委站在歷史潮頭的果敢抉擇。 |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