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莖段組培與工廠化育苗關鍵技術應用研究
所屬領域:現代農業
單位名稱:安徽省林業高科技開發中心
成果簡介:該成果一是成功研制出最適改良型組培基誘導不定芽,再篩選出增殖培養基來提高繁殖系數;建立了藍莓莖段組培與工廠化育苗快繁體系。二是瓶外架空扦插生根技術:架空高度60cm—80cm,有利于苗床下部空氣流動;研制出瓶外生根基質配方,減少在組培室內培育時間,節約組培成本,縮短育苗周期。三是研制最適可降解輕基質網袋容器配方與育苗技術,成活率達96%。成果利用不同激素的添加種類和比例篩選出最適改良型培養基;有關瓶外架空扦插生根技術及其生根配方在國內文獻中未見涉及;藍莓容器育苗方法及其可降解輕基質網袋容器配方在國內也未見有相同報道。
成果盈利性:安徽省藍莓種植區域廣泛分布在黃山、安慶、六安等地市的丘陵地帶。由于市場前景很好,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栽培積極性。根據相關規劃到2016年,安徽省內預計需要培育苗木700萬株,每株按5元計,總收入3500萬元,其中育苗成本2100萬元,利稅每株按2元計,五年育苗生產總利稅1400萬元??梢?,成果的推廣應用前景十分廣闊。近年來,我國藍莓種植面積快速增長,依據發展規律和中國藍莓產業發展預測,我國藍莓適度種植規模應在2萬公頃以上,藍莓產業存在著很大的開發空間。資源急缺,該項目以藍莓莖段組培與工廠化育苗技術為主要研發內容,解決了傳統育苗的周期長、成活率低、生長量小等高效栽培關鍵技術難題,提高了幼苗質量,解決了種苗緊缺生產實際問題。藍莓工廠化育苗技術的推廣應用,對加速推進藍莓育苗規?;⒓s化栽培和產業化開發,保護種質資源,提高育苗科技含量,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商業模式分析:該成果屬于林業育苗新技術領域,成果所屬單位可采取技術轉讓或合作研發的方式,面向林業育苗企業推廣本項成果,由育苗企業掌握該成果后,繁育藍莓優質種苗并實施推廣種植。
擬采取的轉化方式:合作研發
資金需求額:50萬元
推薦單位:國家林業局科學技術司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