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棄快遞還慢,用不了多久就是無人機給你送貨上門了;怕保鮮食品上打印的生產日期“忽悠”人,智能標簽將要給這種無良商人點“顏色”看看;電視劇看到精彩片段停電,搬臺自發電轉筒走步機過來,邊走步邊發電,劇情不耽誤,還能順道用機器上自帶的剃須刀把胡子剃了……
2015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場活動中,一個個模擬場景將300個科技項目、創新惠民科技成果以及市民身邊的發明創造,巧妙串聯,一些來自民間和學生的創新發明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本次科技周上草根發明也走上了“星光大道”。
在科技周主場活動上,“八旋翼農用無人機”幾天來一直熱度不減——裝上10多公斤農藥,10余分鐘便可以噴灑20畝農田。據生產商北方天途航空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參展人員介紹,這次科技周上已經有兩家來詢問無人機駕駛證培訓的事宜了,“未來用無人機送快遞,技術上已經基本可以勝任了”。
“大爺,您給我來一副墨鏡?!痹趧撛煳野l明展區內,74歲的發明人董振聲周圍站著剛剛下班來選購太陽鏡的民警,“昨天買了的同事都反映不錯,我來看看?!?/FONT>
董振聲發明的是能隨光而“動”的太陽鏡。在強光下眼鏡鏡片會變深色,防止戶外光線刺眼。進入室內等非強光的環境下,鏡片又會變成淺色,以方便看清物體。在光線明暗不一的情況下,鏡片甚至可以上深下淺,既方便遠望遮光又方便低頭看近物。有著軍工和兩彈一星科研背景的董振聲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太陽能電池主要用來感受陽光強弱、集成電路進行信號調節、液晶鏡片使亮度快速變化、專用鏡架保持眼鏡舒適。
在“鑭彩智能標簽”的展臺前,工作人員正在給圍觀的人群展示著實驗:一位三年級的小男生手里緊攥著一個含有標簽物質的小試管,隨著時間越來越長,小試管里的物質隨著溫度的升高開始變色。旁邊圍觀的阿姨嘆道:“原來看清食物有沒有變質這么重要。這個實驗真有意思,以后去超市買東西,我要注意看這個標簽?!?/FONT>
繼“物聯網”“大數據”之后,“腦電波”是一個鑒別你離一線科技有多遠的關鍵詞。在此次科技周上,“腦電波”產品風頭正勁,無論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本科生組成的機器人團隊——“water”發明的基于腦電波控制的電動輪椅,還是杭州回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腦電波產品“瘋狂賽車”,都讓參觀者深刻體會了一把“腦感知”時代即將來臨的實境感。小賽車勝利方的歡呼聲瞬間被“最炫民族風”掩蓋了過去。放眼望去,幾位大爺大媽正在圍觀一臺類似跑步機的機器。而據機器的發明人、42歲的電工師傅錢立虎介紹說,這臺機器無需外來電源,只靠人體的運動不僅不耗電,還能發電。隨著站在機器上的大媽擺動步伐,音樂也隨之而起。
錢立虎說,“看,發明并不難,只要我們具有慧眼、妙思和巧手”。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