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創新·發展
—— 通遼市產業創新、科技創新暨優質農畜產品博覽會綜述
5月25日下午,盡管通遼市產業創新、科技創新暨優質農畜產品博覽會已接近尾聲,但在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3200平方米的展廳內,人流依然絡繹不絕。在3天的時間里,貿晨電子的魔法師手機貼膜、神鷹通用航空的SY-200超輕型民用飛機、綠云信息的農牧業信息系統、通遼五中學生制作的能說話能跳舞的小型機器人……一項項產業創新、科技創新產品引來觀者如潮。老哈河的綠色有機大米和雜糧、鑫凱食品的冷凍辣椒、領航菌業的黑木耳、家和農牧的香蕉西葫蘆,一種種優質農畜產品被人們爭相搶購……
“這次博覽會可以說達到了‘三多一好’的效果,展示的成果多,參展人員多,簽約項目多,優質農畜產品的銷售形勢好?!笔薪浶盼敝魅谓獓T诮邮苡浾卟稍L時說。
本次博覽會的涵蓋領域更全、展示范圍更廣,增加了產業創新、科技創新的內容。本次博覽會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進一步展示了通遼市“三大產業集群”的發展成果,促進了參展企業對外交流與合作。
據了解,此次博覽會現場簽約、銷售額突破50億元,參展人數達到4萬余人。
創新產品“吸眼球”
“真不錯!這個貼膜比現在比較先進的鋼化膜要好很多,因為它有三層貼膜,如果用完一層有損壞的話撕下來一層又是嶄新的,而且它還有我們女孩特別喜歡的香水味呢!”
5月23日,在貿晨電子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展臺前,一款名為MCT魔法師手機貼膜的產品引人關注。
在茂晨電子對面的展臺前,同樣是人頭攢動。一個能說話能跳舞的小型機器人在桌面上舒展身姿,伴隨著動感的音樂活靈活現地跳著舞蹈,甚至一些難度系數較高的動作都不在話下,博得了觀眾陣陣熱烈的掌聲。讓大家想不到的是,這些復雜的舞蹈編程,是出自通遼第五中學的學生之手。
本次博覽會共有200余家企業參展,參展產品達2200余種。
5月24日,展會從50余個項目中選擇了組建鋁合金生產技術研發戰略聯盟、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共建干細胞庫、設施農業標準化生產、降血脂一類新藥蓽茇寧(GBN)臨床前研究等18個項目進行了現場簽約,簽約單位不僅包括北京化工大學、內蒙古大學等區內外著名高校和一批大型企業,還有中科院寒旱所等在國內具有較強研發實力的科研機構,我市將借助這些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業的科技創新資源力量,重點圍繞蒙醫藥、肉牛、設施農業、生態治理、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優勢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創新,集中攻克一批制約我市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獲取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形成自主品牌。
優質農畜產品“遭瘋搶”
“前兩次綠博會的時候,我就買了很多通遼的綠色農畜產品。這次我是特意過來的,打算多買點!”首府市民韓先生拎著大包小包的大米和雜糧擠出人群對記者說。
舉辦這樣成規模、上檔次、聚人氣的展會對我市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在北京、呼和浩特等地都先后舉辦過。但是我們注意到這次是“優質”農畜產品博覽會。從“綠色”到“優質”一個詞的變化,突出的是從農畜產品的生產過程、生產方式到產品本身的關注。我市嚴格按照綠色農畜產品生產過程、生產方式進行生產,注重產地環境,推廣標準化技術,加強質量監管。本次展會農業展區面積1000平方米,共有90家企業和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參展,展銷產品近千余種,有玉米、肉牛、紅干椒、蕎麥、雜糧雜豆、絨毛等產業的加工產品。本次展會以重點組織推薦國家、自治區和通遼市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參與標準化生產的企業(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為主,產品以通過無公害、有機、綠色認證和獲得原產地注冊登記的優先。
聯動發力創品牌
本次展會,我市組織了農牧業方面90家企業和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參展,展銷產品近千余種,各家企業備貨充足,且都制定了補貨調貨預案,能夠及時補貨,滿足首府市民的采購需求。
“我們準備的很充分,精選了仁創沙產業、鑫宸生物質發電、華寶麥飯石3家企業的8類產品和技術成果參加產業創新展示,貿晨電子、津蒙線纜2家企業的4類產品參加科技創新展示,老哈河糧油、旺牛食品、蒙古包食品、鑫凱食品的上百種產品參加優質農畜產品展示。利用博覽會這一平臺,集中展示企業產品和形象,努力開拓市場。”奈曼旗經信局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市委、市政府對舉辦此次博覽會高度重視,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辦,經信委、農牧業局、科技局三家聯合承辦,各旗縣市區全力配合,全面展示了我市在產業創新、科技創新、農牧業發展方面的豐碩成果,收到了良好的宣傳和推介效果。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