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晚9時39分,滿載著澳大利亞進口種羊的一架波音747飛機降落在呼和浩特白塔機場,緩緩駛入檢驗檢疫隔離區,接受消殺作業和現場檢查。
現場執行任務的內蒙古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檢處處長屈海民介紹,這批進口種羊共計5500多只,來自澳大利亞的110個牧場,是國內歷史上單批進口種羊數量規模最大的一次,從墨爾本機場以4個架次包機飛抵呼和浩特白塔機場,當晚落地的是第一架次。
“一共1275只,有公有母,沒有一只出問題,整個運輸過程中的溫度和環境都保持得比較適宜,優質種羊的耐受性也比較好,它們也得到了很好的休息,是一次不錯的旅行!”此次跨境種羊貿易的出口商代表、澳大利亞艾迪士國際貿易公司副總裁Scott Altschwager走下舷梯后,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他表示,這批種羊經過了嚴格的挑選,在澳大利亞也是品質上乘的,內蒙古擁有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和優質的牧草資源,和這些羊的原產地條件比較接近,“它們應該可以很好地適應這里的環境?!?/FONT>
受委托的進口商代表、石家莊市千祥貿易公司副總經理李建東介紹說,首批到來的種羊為杜泊等3個出肉率高、經濟效益顯著的品種,總貨值1720萬元,都是“寶貝疙瘩”。
6月2日下午,第二批從澳大利亞直飛內蒙古的種羊也在白塔機場落地。屈海民告訴記者,4個架次的進口種羊包機將在6月7日前全部到達內蒙古,經過落地初檢、表面消毒處理后,就按照指定路線押運到經過國家質檢總局驗收認可的進口種羊指定隔離場,實施為期45天的隔離檢疫,再逐一采集血樣,進行7種動物疫病的診斷檢疫,完全合格后方可放行,由自治區政府主管部門統一調配,奔赴本土牧場執行優質種羊繁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