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內蒙古:金融扶貧富民工程走出盤活農村經濟的一步好棋
              發布日期:2015/7/10 14:43:20
              查看次數:
              【字體:

               

                  截至630日,自治區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已累計投放貸款110.26億元,覆蓋57個貧困旗縣、415個鄉鎮、4322個行政村,支持了20.67萬戶農牧民和111戶扶貧龍頭企業。僅2014年,工程項下農行“金穗富農貸”支持的近13萬農牧戶,戶均增收3000多元;“金穗強農貸”支持的96戶扶貧龍頭企業實現產值99.4億元,上繳利稅5.3億元,直接帶動貧困人口就業23625人,間接帶動貧困農牧民15.2萬人。 

               

                  顯然,金融扶貧富民工程走出了盤活農村經濟的一步好棋。

               

                  “貸款無抵押、利息低,還上門服務,活了70歲,第一次趕上這么好的事兒”

               

                  鍘草,拌料,添水……在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韭菜莊鄉盆地青村一座新落成的標準化牛舍里,70歲的白生小和兒子天剛亮就忙了起來。

               

                  “自從養了牛,我脫掉貧困戶的這頂帽子就有盼頭了。這可要感謝農業銀行發放的‘金穗富農貸’??!”白生小感慨地說。

               

                  白生小一家老小6口人,家里除了26畝靠天吃飯的旱地外,再沒有任何經濟來源,是村里的貧困戶。這幾年,他也想搞點副業,改變現有的生產生活狀況,可是一想到沒有本錢就退縮了。

               

                  “去年,農業銀行的工作人員來家里,跟我說貸款不要抵押,政府還補貼利息,還貸款手續上門辦理,我剛開始不相信,哪有這么好的事兒呢?可是,村干部跟我說這是真的,是政府和銀行聯合搞的扶貧工程,這可把我給高興壞了,我有養牛經驗,這下本錢也有了,真是太好了!”說起貸款的事,剛開始有點拘謹的白生小有些興奮地打開了話閘子,“我很快就貸上了5萬元,建了牛舍,買了肉牛。雖然每天起早貪黑喂牛挺辛苦,可一想到一頭牛能掙3000多元,就渾身充滿了勁。只要伺候好它們,然后慢慢擴大規模,往后的日子就越來越有奔頭了?!?/FONT>

               

                  白生小口中的扶貧工程正是201311月以來自治區實施的金融扶貧富民工程,而他是該工程下20.67萬戶“富農貸”受益農牧民之一。

               

                  2013年,自治區創新扶貧機制,在57個貧困旗縣實施了“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并迅速制定“金融扶貧富民工程”方案: 2013年到2017年,自治區財政每年注資4.75億元設立風險擔保補償金,為銀行向貧困農牧戶和種養殖大戶、農牧民合作社、農牧業龍頭企業發放的扶貧貸款提供擔保。同時,投入專項資金為扶貧貸款貼息,其中貧困農牧戶貸款的年貼息率為5%,農牧業龍頭企業等其他類型貸款的年貼息率為3%。把經過扶貧部門認可的種植、養殖大戶、農牧民合作社、農牧業龍頭企業列為支持對象,發揮其輻射作用,帶動貧困農牧戶增收和貧困旗縣經濟發展。

               

                  農行內蒙古分行成為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唯一一家合作金融機構。“舉全行之力,大力推進金融扶貧富民工程?!鞭r行內蒙古分行的表態斬釘截鐵。

               

                  為強化貸款的扶貧功能,農行內蒙古分行扶貧貸款的年利率被定為8.4%,已接近該行的運營成本,并將農牧民單戶貸款起點金額從3000元降為1000元。貸款期限也從以往的春借秋還,改為按貸款項目的生產銷售周期靈活確定,且一次授信3年,期間可隨借隨還。

               

                  “我實際付的年利率才3.4%,5萬元一年才付1700的利息,這跟白用人家錢有啥區別呢?我活了70歲,第一次碰上這么好的事。所以,我是打心眼里感謝政府、感謝農行!”樸實的白生小話語總是離不開感謝。

               

                  白生小的感謝是所有受益農民的心聲。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的實施落到了十幾萬農牧民的心坎上,溫暖而有力地推動著貧困農牧民脫貧致富的步伐。

               

                  與受益富農貸的農牧民一樣,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同樣也為縣域小微企業貸款開啟了綠燈。

               

                  內蒙古安達牧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4月,位于大興安嶺南麓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的興安盟突泉縣,是興安盟突泉縣禽產業的領軍企業。多年來,該企業因抵押擔保難落實一直困擾企業的貸款融資,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2014年,農行為該公司發放“金穗強農貸”貸款8500萬元。有了資金支持,企業3000萬只肉雞屠宰廠順利啟動投產,整個禽產業鏈條全面啟動,使企業擺脫了2012、20132014年上半年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速生雞事件的影響,走上了穩步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同時,帶動了全縣1500戶養殖戶,實現牧業產值5.4億元,工業產值10.8億元,拉動養殖戶增收4000萬元,帶動就業3000人,實現就業收入4500萬元,帶動第三產業增加值1000萬元,拉動縣域24萬農民人均增收210元。

               

                  事實證明,不論是針對農牧民的“金穗富農貸”,還是針對小微企業的“金穗強農貸”,經過1年多的發展,已充分發揮出“授之以漁”的扶貧作用。

               

                  “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實現了‘政府主導、商業銀行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模式。該模式以普惠制為特點的內蒙古金融扶貧模式,是扶貧開發的新嘗試,起到了‘扶貧扶志,治窮治心’的效果。”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跟老百姓打交道,就得接地氣,才能把金融扶貧工作開展的更深更廣”

               

                  6月底,記者在烏蘭察布市卓資山縣梨花鎮東壕賴村采訪,見到了正在走村串戶的農行卓資山縣支行的2位當家人:行長劉建平、副行長趙志軍。他們正在村里調研金融扶貧富民工程貸款的發放情況。

               

                  讓記者詫異的是,倆人都穿著看起來已不是很新的休閑裝,臉曬得黑黑的,站在村民堆里,如果沒有人介紹,很難想象他倆是金融業的白領。而在記者的印象里,銀行的工作人員都統一著裝,白襯衫、藍褲子似乎已成為他們在人們心目中的統一形象,而眼前的這兩位與這一形象完全不掛鉤。

               

                  “與農民打交道,要讓他們信任咱,就得接地氣,融入他們中間,才能把金融扶貧工作開展的更深更廣。如果穿得西裝革履,村民們就會與我們有距離感,所以我們來村里工作從來不穿工作服。”劉建平回答了記者的疑問。

               

                  聽說記者要采訪一個叫李繼小的貸款戶,他倆直接帶路到了李繼小家。“從宣傳金融扶貧富民工程貸款相關政策到農民貸款用途的回訪,我們來這個村的次數都數不清了,所以對于哪個老鄉住哪兒,我們基本上都熟間熟路。”趙志軍邊走邊說。

               

                  事實上,只要是金融扶貧富民工程覆蓋的旗縣,就有大量的農業銀行內蒙古分行工作人員像這兩位支行行長一樣整天奔波在田間地頭。

               

                  這是農行內蒙古分行全力推進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的一個縮影。

               

                  自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實施以來,農行內蒙古分行把該工程的落實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全面推進。

               

                  ——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配合到位。農行內蒙古分行專門成立了“金融扶貧富民工程”領導小組,強化與各級地方黨政的協調聯動。充分借助政府的管理優勢,發揮鄉鎮扶貧專管員和村級“兩委”班子在貸戶選擇和推薦環節的主導作用,積極配合政府扶貧部門開展聯合培訓、督導,確保扶貧政策、金融產品、工程服務等各項內容、措施落實到位。

               

                  ——大力創新產品,確保服務到位。按照商業化運作原則,專門研發了額度高、期限長、還款方式靈活,適合農牧戶的“金穗富農貸”和適合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金穗強農貸”兩款產品。全區各地農行機構按照“一縣一特色、一行一路徑、一村一對策”的思路,根據自治區六大主導產業特點,結合57個旗縣資源狀況,有效滿足集中連片、產業鏈帶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帶動下的農牧戶和縣域涉農法人客戶的融資需求。

               

                  ——優化內部流程,確保效率到位。根據“政府擔保補償資金”服務模式特點,對信貸管理流程進行全面優化,提高審批效率,貸款多審請到發放到農民手中僅需要37個工作日。

               

                  ——加大傾斜力度,確保資源到位。對實施“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的57個縣域、涉及到的60個支行,通過調整中后臺人員補充到前臺;通過招聘大學畢業生、村官、二線人員返聘等措施充實客戶經理隊伍。在信貸資源和財務費用上,專項匹配“金融扶貧富民工程”信貸規模,單獨核定基礎費用、戰略費用及固定資產投資,單獨配置人員獎勵費用等,為“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資源保障。

               

                  ——嚴肅工作紀律,確保管理到位。農行內蒙古分行嚴控貸款風險,提出了“八個必須”的工作要求和“五個一律”的禁止性規定。對出現內外勾結、弄虛作假騙取銀行貸款或借助政府風險補償金掩蓋原有貸款風險及辦理貸款中收受現金或索取好處的,收貸不入賬、截留、挪用貸款資金等行為一經發現,堅決從重處理,確保“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健康有序地開展下去。

               

                  在農行內蒙古分行系統內上下聯動、凝心聚力下,金融扶貧富民工程開展實施1年多來,全區57個貧困旗縣平均每個旗縣貸款突破了1.9億元。

               

                  設立風險補償金,創新擔保模式,金融扶貧服務安全穩健前行

               

                  “家有千萬,四條腿兒的不算?!痹趦让晒呸r村牧區流傳的這句諺語,在農牧民向銀行貸款時變得那么真實。一直以來,規模養殖專業大戶(家庭牧場)雖然有成規模的牛羊資產,但在貸款時難以落實抵押,這是一直以來制約我區牧業大戶融資、發展規模養殖業的主要因素。不僅是養殖大戶,缺乏貸款抵押物是所有農牧民向銀行貸款的瓶頸,也是過去金融部門信貸扶貧的最大障礙。而銀行貸款作為商業行為,保證資金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

               

                  那么,如何能讓農牧民充分廣泛地享受到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的福利,而銀行的資金安全又能得到保障呢?

               

                  自治區政府和農行內蒙古分行在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的方案制定上,成功地尋找到了保障銀行貸款資金安全的新路徑——把政府把一部分扶貧資金設立為風險補償金,并發揮持貧資金的杠桿效應,有效放大信貸投放資金,并擴大貸款扶持的覆蓋面。

               

                  “財政扶貧資金的風險補償機制既充分發揮扶貧資金的引導作用,又保證了信貸資金按市場化運作,有效地解決了扶貧開發貸款少、貸款難和貸款貴的問題,培育農牧民自我發展能力,變輸血為造血,從根本上增強區域經濟、農牧民自身發展后勁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睒I內人士給予這一機制充分的肯定。

               

                  事實也證明,這一機制的可行性和科學性。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過去全旗每年扶貧口的資金才兩三千萬元,近兩年在每年1000萬元擔保補償金的撬動下,截至目前,該旗已獲得農行發放扶貧貸款近3.7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08億元,扶持貧困農牧民由工程啟動之初的1214戶增加到8071戶。

               

                  在財政扶貧資金風險補償機制下,農行內蒙古分行對癥下藥,積極從創新接地氣的擔保模式,破解商業銀行信貸支持的抵押擔保瓶頸。

               

                  近期,在農總行與人保財險服務“三農”專項合作框架下,農行內蒙古分行與人保財險內蒙古分公司合作,積極探索推廣“新型養殖保險+動物資產”產品試點工作。將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察右中旗、四子王旗和涼城縣等4個畜牧業發達的旗縣,作為開辦這一新型貸款業務的試點地區。截至目前,依托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的富農貸,農行內蒙古分行發放“新型養殖保險+動物資產”擔保模式貸款近1000萬元。其中,支持專業大戶4戶,抵押肉牛204頭,貸款金額100多萬元;支持家庭牧場10戶,抵押肉牛1089頭、奶牛880頭,貸款金額800多萬元。

               

                  “新型養殖保險+動物資產”是農行內蒙古分行在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實施過程中創新擔保方式一個破冰式成果。除此之外,該行根據不同借款主體的業務需求,創新推廣了“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農牧戶+風險補償金”“政府風險補償資金+動物資產抵押+農村土地(草場)承包經營權抵押+農牧戶”“政府風險補償資金+資金互助社+農牧戶”等8種貸款模式。

               

                  在政企合力下,自治區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健康順利推進,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肯定。2014年全國首個“扶貧日”,農行內蒙古分行被國務院授予了“全國社會扶貧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1410月,農行總行批準將“金融扶貧富民工程”業務擴大到全區80個旗縣,目前已有23家非貧困旗縣引進該模式開展合作。

               

                  “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的實施,必將對新時期全區扶貧開發工作以及全區農行綜合服務能力提升起到積極作用。在開展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工作中,農行將緊緊依靠各級政府和社會力量,努力將這項造福人民的好事做好,使之風險可控,發展可持續。”農行內蒙古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梁毅鄭重表示。

               

                  路徑,往往左右著目標的達成。我們相信,自治區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在盤活農村牧區經濟這盤棋,推動貧困農牧民脫貧致富中發揮的動力會越來越強勁。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