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圍繞破解資金瓶頸制約,制定并實施融資創新行動計劃,多渠道激活和吸引資金流入,有效保障了經濟、社會、生態和民生領域等建設資金需求,推動了投資穩定增長。上半年,全市社會融資總量達到1597.9億元,比年初增加188.1億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2.67億元,同比增長15.6%。
積極爭取銀行貸款,市政府與5家銀行簽訂600億元金融合作框架協議,爭取國開行棚改貸款17.29億元,銀行到期貸款展期34.3億元。大力推行PPP模式,建立了PPP合作項目庫,征集項目52個,總投資近350億元,其中東部煤炭交易中心等4個項目被納入自治區項目庫,并在6月29日召開的全區PPP項目推介會上作為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進行了推介。規范激活民間投資,組建并運營了通遼市民間借貸服務中心,規范引導民間投資有序投向實體經濟。該中心組建以來,出借方登記資金已超過7億元,發放“三農三牧”和小微企業貸款5145萬元。推動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我市鐵騎王、百年酒業、久隆石化等11家優質企業在自治區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掛牌。同步推進企業債發行和地方債轉貸資金爭取,成功發行天誠公司第二期企業債13億元,爭取自治區地方債轉貸資金42.2億元,以多渠道的融資創新,為全市經濟穩中有進、持續向好注入了源頭活水。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