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農村信息化服務平臺,我把農業專家提供的信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編輯成短信發給農戶。他們第二天就知道該澆水還是打藥了。”青海省大通縣塔爾鎮科技特派員龐全祿告訴記者。
龐全祿是第一批利用青海省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向農戶進行主動推送服務的科技特派員。
“主動服務就是由科技廳組織資源,在農戶生產可能出現問題之前,預先發給農戶解決方案?!鼻嗪J】茖W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胡永強說。
“互聯網+”是當前社會的流行詞。但其實在農業行業,“互聯網+”模式的應用早已開始。中央一號文件連續7年對農村信息化提出要求。在這一階段中,由青海省科學技術廳打造的主動推送理念下的服務新模式,也從概念設計逐步走向了實踐應用。
獨具特色的主動推送服務
青海省農村信息化建設始于2008年,相對而言,當時信息化服務渠道有限,手段單一。農戶大多單純依靠電視機頂盒接收農資信息。有更多信息需求的農戶只能通過電話熱線進行咨詢。
2009年,科技部、中組部、工信部聯合啟動“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2013年,青海省被列入第三批建設試點省份。
“信息化工作的推進依托于信息技術的推進,技術進步后,信息化服務的手段才能跟進。之后,青海省科技廳推出了信息化主動服務理念?!焙缽娬f。
胡永強從2008年開始參與青海省信息化建設,并親歷了每一個進程。隨著網絡覆蓋面的擴大和手機普及率的提高,農村信息化建設中通道問題逐步解決,包括有線網絡、移動終端在內的多種訪問通道被打開。
不同于其他省份,青海從組織編寫《青海省國家級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實施方案》之初,就把主動推送的理念貫穿進了農村信息化建設的設計中。
2014年10月30日,《青海省國家級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實施方案》通過科技部論證,青海被批準正式實施信息化示范省建設工作。于此同時,作為信息服務載體的青海省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也投入運行,并覆蓋了青海省大通、湟中、平安、樂都、民和、共和、剛察、興海、貴南、貴德、祁連11個縣,在1651個行政村建立了信息服務站,為1029個涉農協會、企業等經營主體建立了信息服務站。
截至目前,有17.6萬戶農牧民被納入到主動服務體系中。
“科技特派員就是架在專家和農戶之間的一座橋?!焙缽娺@樣形容科技特派員在主動推送模式中扮演的角色。事實上,科技特派員不僅僅是單向為農戶提供技術服務,還要向系統反饋農戶實際的應用情況及作物生長情況。這些信息將為平臺功能進一步完善奠定基礎。
“溯源產品可電商,電商產品可溯源”
“青海的信息化服務還涵蓋了溯源和電商,我們是把安全溯源和電子商務緊密結合到了一起,實現了電商產品可溯源,溯源產品可電商。這種模式在國內也是新的概念。”胡永強對記者說。
5月15日,在中國(青海)國際清真食品用品展覽會上,貼有溯源二維碼的鮮牛肉,通過手機掃描可以就地輕松了解該產品的各項生產指標。這讓產品溯源概念一炮而紅。以產地、環境、氣象、溫度、水質、土壤等多方面數據信息為基礎的溯源平臺為產品順利進行電子交易鋪平了道路。相應的,所有可以進行電商交易的產品都有詳盡的產品溯源數據做支撐。
“這套系統是為未來的職業農民服務的。第一是解決怎么生產的問題,第二通過利用這套系統,讓小農戶走向大市場?!鼻嗪J】茖W技術廳副廳長周衛星對記者說。周衛星談及的小農戶走向大市場,指的就是安全溯源和電子商務在未來農產品銷售中要發揮的作用。
“通過系統中的數據分析,農戶或者涉農經營實體可以判斷種植品種供求關系、價格趨勢及銷售目的地。這個系統建立起來后,做增值服務的空間是很大的?!敝苄l星說。
“1+N”連鎖反應
青海省農村信息化工作包含農業智能服務、健康醫療服務、數字教育服務、社會管理服務、普適信息服務。目前,這項工作還處于逐步完善的進程中。由青海省科技廳主導的主動推送模式作為一種既新穎又實用的智能服務形式已初顯成效,并在其他板塊中得到了復制應用。
“我們現在就是要做一網打天下,凡是涉農的信息全部集中在一個平臺上,直接送到農戶手里。我在山村里和你在城市里沒有區別?!敝苄l星說。
2015年,基于手機移動終端的“青海農信”APP正式投入運行。青海省農村信息化服務打開了最便捷的服務通道。截至目前,青海已有4萬多戶農戶安裝注冊了該手機APP。無論身處何地,精準化的推送服務都會被及時發送到農戶手中。
據周衛星介紹,青海省信息化建設目前要推進的一個重大工作亮點就是要結合青海省農科院的數據信息,向農戶主動推送測土配方施肥方案,以幫助農戶減少成本,提高工效,為農戶進行輕減化生產做技術支持,進一步發揮科技信息的示范引領作用。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