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的開魯,無論是遼闊無垠的深綠色大地,還是波瀾壯觀的現代工業園區,一切都是那么欣欣向榮。
經濟下行的壓力沒有為這片土地帶來難以承受的陰霾,反而催生出開魯人迎難而上的斗志!
全力打造低成本工業園區,向成本要效益,打造“成本洼地”謀發展;
“三大產業”的良性發展有力地延伸了產業鏈,推動開魯縣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積極發展本土企業,大力培育市場主體,以實體經濟的蓬勃發展促進縣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穩增長、調結構、抓投資、強工業,開魯縣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頂住壓力,解放思想,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發揮創新對拉動發展的乘數效應,在推進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穩,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做出了亮眼的成績,創造了“開魯經驗”。
搶抓機遇打造低成本園區
在開魯縣工業園區的玉米生物產業園區內,內蒙古華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土霉素堿項目正在進行大型設備安裝調試。這個總投資30億元的項目最終能落戶開魯,與開魯縣積極打造全國玉米生物科技產業“成本洼地”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雖然開魯縣發展玉米生物科技產業有原料、倉儲等優勢,但由于電、汽成本高,讓不少想把玉米變成“金子”的企業都打了退堂鼓。
在全市第四次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現場觀摩檢查總結點評會上,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通遼市委書記杜梓強調,要牢牢抓住《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把通遼作為電力自營區建設試點的難得機遇,加快微網和電力輸出通道建設,加大電力就地消納,打造低電價優勢,吸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在我市落地生根、發展壯大。
市委明確了發展思路,開魯縣迅速行動,積極謀劃,全力打造低成本工業園區,向成本要效益,打造“成本洼地”謀發展!
年初以來,開魯縣大力引進熱電聯產項目,鼓勵具有一定規模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利用余熱建設自備電廠,啟動建設園區自發自用局域電網,積極協助企業向上級爭取大用戶直供電政策,堅定不移地做好電、汽的優勢文章。
華曙生物在投產后就將成為大用戶直供電政策的受益者。
該企業負責人胡兆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般工業用電每度電0.6-0.65元,公司滿負荷生產后,日用電量將達到40.5萬度,也就是說僅用電成本每天就要24.3萬元之多。享受大用戶直供電優惠政策后,每度電價格可降低至0.355元,即每度電成本可減少40%以上,每日減少開支10萬余元。
已經享受這項政策的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每日用電成本減少3.7萬余元,企業負責人溫炳強說:“可不要小看這3.7萬元,這是一天節省下來的,全年可就是個大數字了!”
開魯縣委書記趙長勇表示:“為這些企業積極爭取用電優惠政策,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我縣延伸農畜產品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貢獻很大?!?/FONT>
開魯縣計劃利用兩年時間,全力打造園區“微電網”,不斷完善軟硬環境,使這里成為全國最大的玉米生物科技產業基地。屆時,產品將占領高中端市場,玉米深加工轉化率將達到80%以上,產值有望突破1000億元大關,玉米生物科技產業的主導產業優勢將得到最大發揮。
打造低成本園區,是開魯縣域經濟能夠不斷持續健康發展的主要原因。
創新開放發展生產性服務
開魯縣“三大產業”的良性發展有力地延伸了產業鏈,推動開魯縣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也為物流、商貿、金融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