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b315h"></address>

<form id="b315h"><th id="b315h"><th id="b315h"></th></th></form>

          <form id="b315h"></form>

              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博覽會火了!
              發布日期:2015/8/19 14:47:36
              查看次數:
              【字體:

               

                  綠博會以市場開拓引導消費、以消費引導生產,帶動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可以說,它既是我區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之一,更是內蒙古在打造綠色農畜產品輸出平臺中一張顏值頗高的名片。 

                綠動青城,只因一場如約而至的盛會。

               

                86日至10日,第三屆中國·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博覽會在呼和浩特舉辦。

               

                3年的持續關注,似乎已無法將它與普通展銷會相較,究其深遠,綠博會以市場開拓引導消費、以消費引導生產,帶動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梢哉f,它既是我區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之一,更是內蒙古在打造綠色農畜產品輸出平臺中一張顏值頗高的名片。

               

                來自25個省市區的100余家大型企業負責人,與當地的內蒙古商會負責人一起,見證著第三屆綠博會全新的變化。

               

                前所未有的高規格:750家企業卯足了勁爭得一席之位,把他們最得意的綠色、有機產品帶到展會,提升著各自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與此同時,本土企業也在相互的交流中找到了各自的短板所在。

               

                前所未有的新思路:首次設立“互聯網+農牧業”展區和農畜產品包裝設計展區,讓更多的人了解互聯網技術與農牧業產銷如何巧妙結合,也全方位展示了內蒙古優質農畜產品的表里如一。

               

                前所未有的好收成:超過10萬人次觀展,現場銷售額達到3015萬元,較上屆增長10.9%?,F場簽訂購銷合同1.45億元、意向合同20.28億元,總計達21.73億元,是上屆的3倍多。

               

                展會的“吆喝”聲一年比一年響亮,以綠色、有機為主打的綠博會怎么會火不起來?

               

                讓綠博會成為常態理由很充分——這是一場變革,是打造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輸出平臺的需要,通過抓輸出銷售這一終端環節,通過倒逼機制促進加工,引導生產。

               

                在今年綠博會的開幕式上,自治區副主席王玉明在講話中明確,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產量大、品質優,發展前景廣、后勁足,舉辦綠色農畜產品博覽會是實現產品價值、走綠色生態農牧業發展路子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

               

                前景廣,后勁足的底氣在哪里?盤點農牧業成就,不難找到答案。

               

                近年來,我區糧食產量持續穩定在500億斤以上,全區牲畜存欄連續11年保持在1億頭只以上。內蒙古的牛奶、羊肉、細羊毛、山羊絨、向日葵、馬鈴薯等主要農畜產品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農畜產品加工業已成為自治區第三大支柱產業,農畜產品綜合加工率達到57.6%

               

                統計部門的數字顯示,目前我區已具備年產550億斤糧食、100萬噸油料、250萬噸肉類、700萬噸牛奶、50萬噸禽蛋、12萬噸絨毛、10萬噸水產品的綜合生產能力。全區現有國家級龍頭企業38家,自治區級龍頭企業556家,中國馳名商標66件,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證書的產品57件,名優特企業159家。

               

                2014年,全區牛奶產量788萬噸,占全國的近1/4;羊肉產量93.3萬噸,占全國的1/5多;山羊絨產量8283噸,占全國的40%。馬鈴薯、雜糧雜豆、番茄、葵花籽等農產品產量也居全國前列。

               

                底氣十足抓“輸出”,內蒙古有這樣的實力。

               

                “資源稟賦好,并不意味著可以高忱無憂。新常態下,內蒙古農牧業持續發展和農牧民持續增收面臨著新挑戰?!弊灾螀^農牧業廳廳長郭健分析。

               

                專家坦言,內蒙古干旱少雨、生態脆弱,環境承載壓力大,產量持續增加的空間越來越小。同時,農牧業生產成本持續上漲,大宗農畜產品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市場價格,在農畜產品成本“地板”和價格“天花板”的雙重擠壓下,農牧業生產比較效益持續走低。

               

                這些變化清晰地表明,內蒙古農牧業發展已經到了不轉變方式就難以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關口。

               

                在郭健看來,傳統上的農牧業重點是抓生產、抓產量,可是在新常態下,轉方式的重點是要抓好農畜產品輸出和銷售。只有抓好輸出,才可以讓農產品加工企業獲利,帶動農牧民增收;只有抓好輸出,才能夠通過市場反饋來檢驗和審視我區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是否對路,是否符合市場需求,進而及時調整和指導生產和加工。

               

                就在8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意見》指出,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績,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迫切需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意見》的發布,為內蒙古農牧業如何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指明了方向。

               

                郭健認為,一以貫之地把綠博會辦好、辦成精品展會,就是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的重要表現。綠博會既是展示我區現代農牧業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又是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銷售的重要平臺,抓好了這一重要環節,就意味著把傳統的一產延伸到“銜接二產連接三產”,滿足農牧民、加工企業和消費者需要的同時,推進了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建設。

               

                把綠博會辦出特色作用很強大——隨著食品安全和綠色生態理念的深入,內蒙古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通過綠博會銜接好大中城市這個大市場,內蒙古的“輸出”大有文章可做。

               

                在內蒙古鼎祥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培柱看來,綠博會帶給企業的重要意義,遠遠不是展會上銷售額的增長。

               

                “參加了3屆綠博會,企業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升,我們生產的‘正北蟲草’已經遠銷到加拿大?!?/FONT>

               

                雖然是首次參加綠博會,包頭市達茂旗茼香農牧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建波卻難掩激動的心情?!罢娴臎]想到我們的羊肉如此暢銷,每天的銷售額都能上4000元,還簽了個大單,明年我們一定再爭取參加!”

               

                就在綠博會的第二天,呼和浩特市盛武肥?;疱伒甑馁R總就相中了王建波的羊肉,買回去試吃后一次性又購買了100公斤,雙方還簽訂了500萬元的意向合同。

               

                參加綠博會,讓王建波認識到了品牌的重要性?!爱a品再好,沒有人知道,怎么可能賣上好價錢?現在我明白了,為什么藍色牧野公司的有機羊肉能夠賣出高價,還能成功上市了?!?/SPAN>

               

                目前,我區現有各類農畜產品注冊商標5500多件,但中國馳名商標只有66件,自治區著名商標只有308件,分別占注冊商標總數的1%5.5%,這與我區豐富優質的綠色農畜產品在全國的排名極不匹配。

               

                自治區農牧業廳產業化處處長王補在認為,內蒙古除乳業和絨產業有一些知名品牌外,其他產業品牌仍處于“雜、散、小”的局面。綠博會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能夠讓更多的企業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沒有知名品牌,再好的產品也體現不出應有的價值。

               

                記者了解到,針對當前綠色農畜產品“輸出”這一薄弱環節,自治區政府全面啟動了綠色農畜產品輸出工程,在辦好綠博會的同時,先后在北京、上海建設了展示直銷中心和零售體驗店,并開通了“蒙優匯”電商平臺,共有130家企業的1500多種產品通過此平臺進行展示銷售,對拉動我區綠色農畜產品銷售的效果明顯。

               

                在大中城市這個廣闊的消費市場上,內蒙古農畜產品的“輸出”首戰告捷。

               

                王補在介紹,雖然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的價格比普通產品價格高,但是無論是綠博會上還是北京上海的精品館內,產品銷售額逐年上升。這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識到了內蒙古產品的純天然無污染,也意味著我們的輸出工程有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遺憾的是綠博會只有5天,如果天天都是綠博會,那我就敢放手擴大生產,帶動更多的農牧民養羊致富!”王建波滿心期待。

               

                讓綠博會永不落幕辦法有很多——在繼續推進精品館建設、打出品牌的同時,我區大力發展“互聯網+”電子商務,逐步完善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輸出在全國的區域布局。

               

                綠博會的“互聯網+農牧業”展區,注定成為全場的焦點。

               

                在這里,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利用現代物聯網的強大功能,我區通過“電商平臺+展示直銷中心+零售體驗店”,實現綠色農畜產品展示、體驗和銷售一體化。

               

                展區負責人劉正垣介紹,近年來,我區的農牧業電子商務發展迅猛,赤峰百歲達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國草原綠色農牧產品調度中心”、通遼可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可意網”“蒙優匯”電商平臺、內蒙古草業大綜電子交易平臺和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五原營業部的葵花在線交易等大型本土農牧業電商企業發展勢頭較好。據不完全統計,僅2015年上半年,我區農牧業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百億元,打造了永不落幕的綠博會。

               

                “蒙優匯”負責人杜勇告訴記者,通過與淘寶、天貓等知名的大型網絡平臺的對接,“蒙優匯”電商平臺實現了向全國客戶的全網絡、全方位覆蓋,每日訂單穩定在5080單。通過線下穩定的客戶推廣活動和零售店銷售,“蒙優匯”每月營業額至少在20萬元以上。

               

                展會上,最受消費者熱捧的當數蒙羊肉業,企業在天貓開設了綠博會專場,消費者只需在現場的電腦屏幕上輕輕點擊,便可以在網上下單,買到綠博會上心儀的蒙羊產品。公司副總裁武斌介紹,蒙羊以“互聯網+”為銷售突破口,在天貓、淘寶、微信上同時上線,把一只羊繁衍為170種產品,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要,還在網上開設了私人定制,極具場景化、個性化。他說,蒙羊網店于去年6月上線,僅3天就銷售了200只羊和109條羊腿,1個月就在網上完成了30萬元的銷售額,實現了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走出去”。

               

                展會上羊的故事一個接著一個,講述的卻是內蒙古畜產品“走出去”的精彩。

               

                劉正垣接受采訪中表示,為了讓更多的農牧民盡快熟悉網絡,享受到“互聯網+農牧業”的便捷,我區還以內蒙古農牧業信息網、內蒙古“12316”三農服務熱線和內蒙古“農信通”手機短信服務為基礎,通過微信、微博和客戶端延伸多元化的農牧業和農村牧區信息服務模式,年均服務農牧民達到100萬人次以上。

               

                前來逛綠博會的賽罕區菜農李增柱在“互聯網+農牧業”展區前逗留了將近兩個小時,他說,就是想來看看網絡銷售的好處,以后自己也想學著從網上銷售自家種的菜。

               

                讓更多優質綠色農畜產品走出內蒙古,“互聯網+”功不可沒。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我區在延伸電子商務的同時,還將在廣州、深圳、成都、天津等一線城市運作建立展示直銷中心和零售體驗店,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帶動更多的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為涉農涉牧企業提供展示推廣平臺,也為農牧業產業連接互聯網和實現轉型發展提供交流合作,提升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