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國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是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的一大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內蒙古人齊心協力,從政府到企業,從商會到個人,都在為這一目標群策群力,不懈努力著。
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中國·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博覽會上,3000多萬元的貿易額、1.45億元的購銷合同、20.28億元的意向合同,讓內蒙古在建成全國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的道路上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此屆博覽會簽訂的購銷和意向合同是上屆博覽會的三倍多。
“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8337’發展思路以來,建設全國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成為農牧業戰線這幾年最主要的任務?!眱让晒呸r牧業廳產業化處副處長郟金梅告訴記者,通過宣傳和各種舉措,包括舉辦綠博會、牛羊肉大會等,讓內蒙古名揚千里。在綠博會上,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企業與內蒙古的企業對接,積極采購內蒙古的綠色優質農畜產品。
建成全國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有三個重要環節,分別是基地建設、龍頭企業建設以及輸出工程建設。
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讓和林格爾縣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未來,按照打造自治區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的功能定位,和林縣不僅加大農畜產業基地建設,而且大力扶持綠色食品加工企業提質增效。乳產業基地、肉產業基地、薯產業基地、設施蔬菜基地、草業基地建設突飛猛進,依托產業基地,和林縣已經初步形成了三大食品生產加工集群,即以蒙牛乳業等為主的乳制品加工業,以蒙羊牧業、大牧場食品等為主的肉制品加工業,以燕京啤酒、可口可樂、宇航人等為主的飲品加工業。
而如何將龍頭企業建設與輸出工程有機結合,取得最大效益,各企業也是不斷創新,各有各的好招實招。
作為本土企業,正隆谷物與中儲糧攜手,正在全力打造“放心糧油店”,還與內蒙古農科院簽訂了“主食工廠”建設項目。蒙羊牧業則結合自身產品升級與互聯網+戰略打造了線上線下雙展示平臺,同步實現線下選貨、線上交易,打造出內蒙古綠色羊肉產品的跨界展示窗口,為內蒙古綠色羊肉輸出全國開辟了全新通道。
全國異地內蒙古商會為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向外輸出更是不遺余力。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上海辦事處在上海內蒙古商會掛牌后,上海內蒙古商會便創立了 “蒙優匯”電商平臺,并在西郊國際農展館建立了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上海精品館,在上海構建起了“電商平臺+展示直銷中心+零售體驗店”的完整O2O銷售模式,為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滬發展搭建了重要的平臺。陜西內蒙古商會則在自治區農牧業產業輸出中打造出了低風險、輕資產運營的“陜西模式”,已開始運營的內蒙古綠色產品西安直營店6個,年銷售收入700萬元;示范店7個,年銷售收入7570萬元;線上平臺5個,年銷售收入1100萬元,總計年銷售收入9370萬元。13家店統一掛牌“內蒙古綠色產品展銷點”,統一形象、統一配貨、統一管理。與此同時,陜西內蒙古商會在哈薩克斯坦設立了辦事處,在哈薩克斯坦政府的支持下設立了1000平方線下展覽展銷平臺“中國城”及俄語版的線上平臺,為內蒙古的優質特色產品進軍中亞市場開通了輸出通道。
作為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已成為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重要的生產加工與輸出基地,已擁有伊利、蒙牛、蒙羊、正隆谷物等各類農牧業企業267家,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已成為首府新的經濟增長點,為首府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據自治區農牧業廳統計,目前全區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已達184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