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柔性引才 借智發展
9月中旬,第三屆內蒙古“草原英才”高層次人才合作交流會暨呼包鄂創新創業活動周在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三地同時舉辦,中央及自治區媒體的記者走進了包頭青山電器設備有限責任公司,這里有一位將公司從負債數千萬變為年產值3億的“草原英才”周健。
周健是青山電器設備有限公司的董事長。2010年5月,周健接手包頭青山電器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時,公司已關門停業半年之久?!皩嶋H接手后,公司已負債4800多萬元,壓力很大。”周健說。接手負債累累的公司,周健第一個想到的是人才工作。他依靠華北電力大學的博士團隊提供技術指導和研究,同時先后引進了一批來自美國、韓國的留學生。通過5年精心管理和努力,青山電器從之前做單一的產品,發展到7類37項產品。目前,公司年產值達到3億元,已成為包頭市的核心企業?,F在,周健及其團隊已研發出30多項專利。
在包頭,記者們還見到了一位80后的“草原英才”孫紀全,他在位于包頭市青山區裝備制造產業園區內的北京大學包頭創新研究院工作,從事微生物菌株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2013年,在研究院和包頭市政府的支持下,孫紀全開始研發一些耐鹽堿的微生物肥料?!敖衲?,我們在薩拉齊做了一些試驗,效果不錯,能夠提高玉米在鹽堿地中的成活率,飼料玉米產量大概能提高40%?!睂O紀全說,目前研究院已初步構建了適合內蒙古西部地區的微生物菌種資源庫,有500多種,能夠適應不同的土壤類型和農作物的需求。
孫紀全說:“包頭的環境、市場需求和我學習的方向一致,這里多是鹽堿地,我研究的空間很大,條件也不錯,以后就準備留在這里做研究了?!毕乱徊剑€準備解決包頭后山地區的干旱問題,“我們希望利用一些微生物菌劑提高作物的耐旱性,來降低農業用水量。”
周健和孫紀全作為“草原英才”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標簽:柔性引進。就是對這類人才在引進過程中,突破地域、戶籍、身份、檔案、人事關系等限制,不改變其戶籍或國籍,不改變人才與原單位關系,將人才吸引到本地工作或創業。自治區從2010年起開始實施“草原英才”工程,計劃用3至5年時間,有計劃、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引進培養一批事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工程實施以來,全區培養引進“草原英才”712名,其中柔性引進高端人才近200人,包括院士50余名,這些借來的“智力”,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鄂爾多斯羊絨集團,東華大學紡織學院教授、留美博士后鐘躍崎作為項目負責人及首席技術專家,正帶領團隊與東華大學合作開發“羊絨羊毛纖維自動識別機理與實現項目”,該項目可利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和模式識別技術,結合可編程控制的自動光學顯微系統,對羊絨羊毛纖維的顯微圖像特征進行數字化自動/半自動識別。
在通遼金煤化工有限公司,柔性引進的公司總經理李國方帶領他的團隊,計劃采用國內最新研發的串熔渣爐技術對恩德爐氣化裝置進行擴能技改,將其產氣能力提升1.5倍。技改成功后,公司將年新增銷售收入約9億元,項目整體生產成本在現有基礎上降低約25%。 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韓耕說,下一步我們要完善創新人才機制,科學合理使用人才,做到人崗相適、待遇相適、用當其時、人盡其才,讓人才的創新活力充分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