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力。十八大以來,自治區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重點領域關鍵技術攻關”與“實用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工程,圍繞自治區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需求,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力求突破應用研究與產業化瓶頸,著力提升重點產業、領域的技術供給能力。
同時,積極推進“市場導向、政府服務、企業主體、產學研結合”的科技成果轉化推廣體系建設,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延伸產業鏈,推動產業和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依托自治區科技創新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積極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技成果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的科技創新“一站式”服務,在實現成果與需求有效對接的同時,有效促進了自治區技術市場體系與服務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在“重點領域關鍵技術攻關”與“實用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工程雙引擎驅動下,科技創新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得到進一步凸顯,在重點產業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能源產業領域,工業規模高溫氣冷堆核電燃料元件在包頭投產,產品成功應用于第四代核電站示范工程;CAP1400自主化燃料原型組件在包頭下線,標志著我國在掌握第三代高性能核燃料技術,并全面實現生產自主化方面邁上新臺階;全斷面掘進系統在神州礦區工業性實驗成功,標志著我國煤炭采掘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大型汽輪發電機組次同步諧振/震蕩控制與保護技術與裝備的研發應用,徹底解決了發電機組次同步諧振危害的世界難題,為保障國家西電東送能源戰略提供技術支撐。
裝備制造產業領域,3.6萬噸垂直金屬擠壓機成功生產出大飛機發動機用耐高溫鈦合金棒材及大口徑厚壁無縫紫銅管,其P92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已成功為我國超超臨界百萬千瓦火電機組配套;自主知識產權大功率AT變速器樣機研制成功,有望使國內重汽行業擺脫對大功率AT變速器的進口依賴;自主研發生產的NTE系列電動輪礦用車占據國內75%以上市場份額,市場擴至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際一流科技水平 “代名詞”。
冶金產業領域,自主研發貝氏體鋼軌橫空出世,一舉突破鋼鐵冶煉強度、韌性不可兼得的難題,系列產品成功用于國家大秦鐵路、中南部鐵路通道建設,成為國內高速鐵路道岔鋼軌的首選產品。國際首創“雙爐粗銅連續吹煉工藝”,不僅年提高銅冶煉產能2.5萬噸,還實現了年減排二氧化硫560萬噸,年節約標準煤3600多噸的環保節能目標,每年為企業增收11億元。
化工產業領域,以煤炭直接液化、間接液化,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煤焦油深加工制炭黑為代表的一批煤炭清潔利用技術取得群體突破,誕生了世界首套采用煤制草酸技術生產乙二醇工業化示范線,世界首套煤氣化制甲醇、轉化制烯烴、烯烴聚合工藝路線生產聚烯烴的特大型煤化工生產線,以及國內首條煤間接液化制取煤基合成油生產示范線。
稀土新材料產業領域,混合型稀土資源清潔高效提取關鍵技術使稀土精礦再精選的品位提高到65%以上,回收率提高到93%以上;自主研發的釤鈷永磁產品連續多年為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和“神舟”、“天宮”、“嫦娥”等航天工程提供制導部件配套;稀土儲氫、拋光、催化、熒光材料實現研發和產業化突破,有力促進了自治區稀土產業的轉型升級。
綠色農畜產品加工領域,巴美肉羊新品種培育及關鍵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巴美肉羊高繁品系繁殖率提高到180%,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糧食豐產工程實現玉米豐產增效技術百萬畝示范,最高產量連續多年創造東北春玉米高產紀錄;奶牛家畜性控技術國際領先,相關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70%。
據統計,2016年,自治區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達到2933.21億元,較2011年增長了1068.21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14.26%,同比增長9.94%??萍紕撔掠辛Φ刂瘟俗灾螀^經濟穩中有進發展。
【 糾 錯 】 【加入收藏】【打印本頁】【關閉窗口】